三亚市热岛效应遥感提取及影响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前言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9页 |
1.2.1 传统监测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2 遥感监测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.3 热红外地表温度反演算法 | 第13-18页 |
1.2.4 影响机制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20-21页 |
2 数据源与研究区概况 | 第21-24页 |
2.1 数据源简介 | 第21-22页 |
2.1.1 Landsat数据 | 第21页 |
2.1.2 DMSP/OLS夜间灯光数据 | 第21-22页 |
2.2 数据预处理 | 第22-23页 |
2.2.1 Landsat 5影像处理 | 第22页 |
2.2.2 Landsat 8影像处理 | 第22-23页 |
2.3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3-24页 |
3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算法 | 第24-29页 |
3.1 基本概念 | 第24页 |
3.2 地表温度反演的基础理论 | 第24-25页 |
3.3 IDL算法实现 | 第25-29页 |
4 主要建成区和郊区提取技术 | 第29-37页 |
4.1 基于新型植被指数的植被提取 | 第29-33页 |
4.2 基于新型植被覆盖度的不透水面计算 | 第33-34页 |
4.3 不透水面结果对比和验证 | 第34-35页 |
4.4 不透水面聚集密度计算 | 第35-36页 |
4.5 主要建成区边界提取 | 第36页 |
4.6 郊区范围提取 | 第36-37页 |
5 热岛强度与影响机制分析 | 第37-41页 |
5.1 热岛强度计算及分级 | 第37页 |
5.2 热岛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| 第37-39页 |
5.3 主成分多元回归分析 | 第39页 |
5.4 影响机制分析 | 第39-41页 |
6 结论 | 第41-43页 |
6.1 研究成果与结论 | 第41-42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42-43页 |
7 展望 | 第43-44页 |
8 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1-52页 |
10 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