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缩略词对照表(Abbreviation) | 第6-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1.前言 | 第11-16页 |
2.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6页 |
2.1 材料 | 第16-21页 |
2.1.1 弓形虫虫株 | 第16页 |
2.1.2 实验动物 | 第16页 |
2.1.3 细胞株 | 第16-17页 |
2.1.4 主要试剂 | 第17页 |
2.1.5 主要试剂配制 | 第17-20页 |
2.1.6 主要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1-26页 |
2.2.1 刚地弓形虫的培养与传代 | 第21-22页 |
2.2.2 HFF细胞系的复苏、培养、传代与冻存 | 第22页 |
2.2.3 TgHly-Ⅲ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2页 |
2.2.4 TgHly-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| 第22-24页 |
2.2.5 TgHly-Ⅲ蛋白诱导弓形虫逸出的检测 | 第24页 |
2.2.6 免疫印迹(Western Blotting,WB)检测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2.7 逸出虫体毒力实验 | 第26页 |
2.2.8 统计分析 | 第26页 |
3.结果 | 第26-31页 |
3.1 TgHly-Ⅲ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 | 第26-28页 |
3.2 外源性TgHly-Ⅲ蛋白诱导虫体逸出 | 第28-30页 |
3.3 宿主细胞凋亡蛋白的检测 | 第30-31页 |
3.4 逸出虫体的毒力检测 | 第31页 |
4.讨论 | 第31-34页 |
5.结论和展望 | 第34-35页 |
6.参考文献 | 第35-39页 |
附录一 个人简历 | 第39-40页 |
附录二 致谢 | 第40-42页 |
附录三 综述 弓形虫感染与致病研究进展 | 第42-5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0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