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

基于数字技术的可视化交互景观设计方法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第一节 课题来源第9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页
    第四节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第五节 研究框架第12-13页
第一章 数字化景观的相关概念及应用案例分析第13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数字技术的应用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数字化”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数字化的发展背景与要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数字化在设计中的应用第14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数字技术下景观设计的逻辑构建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数字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数字化景观设计的技术探索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数字化景观设计的研究价值第19-20页
    第三节 数字景观的形式表达及理念衍生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数字景观的形式表达及理念衍生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数字景观的形式演变及发展演进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统景观设计与数字景观设计的辨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数字景观相关理念衍生第23-24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二章 交互景观的可视化表达第25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交互景观的概念辨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交互的概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可视化概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交互设计的概念第26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可视化交互景观的表达方式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交互观念的识别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景观空间的选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设计意向的实施第29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交互观念在景观设计的生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机械式的空间共鸣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沉浸式的感官营造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创造式的视觉重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虚拟式的情景体验第32-33页
    第四节 交互景观与可视化的媒介共生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景观模型生成技术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虚拟现实的表达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交互媒体技术第34-35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景观设计的交互式研究第36-51页
    第一节 交互景观设计作品研读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丹·罗斯加德的烂漫叙事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池田亮司与数字美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奥拉维尔·埃利亚松的光色魔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辛向阳的交互设计教学理念第41-42页
    第二节 交互方式的研究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互动型交互的趣味体现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体验型交互的诉求表达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科技型交互的建造实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虚拟型交互的空间演绎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社会型交互的秩序建立第45页
    第三节 交互生成的实现手段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机交互的概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景观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案例分析第47页
    第四节 交互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交互式关系的形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景观交互系统的输入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景观交互系统的输出第5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交互逻辑下的景观建构实验第51-70页
    第一节 场地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场地位置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场地艺术人文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第二节 交互实验景观装置之一:行为感应交互——“舞动的蜻蜓”第52-55页
    第三节 交互实验景观装置之二:人景交互的实现——“穿越之门”第55-59页
    第四节 交互实验景观装置之三:计算机编程功能性反馈——“舞动的叶片”第59-68页
    第五节 设计小结第68-70页
结论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4页
作者简介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筑业碳排放核算分析及效率评价研究
下一篇:创新生态情景下湖北制造业中小企业定位与融合发展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