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页 |
中英文缩略词对照简表 | 第8-9页 |
前言 | 第9-12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2 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| 第10-11页 |
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3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3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页 |
4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 资料来源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1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1.2 研究工具 | 第12-13页 |
1.3 统计学分析 | 第13-14页 |
2 结果 | 第14-27页 |
2.1 被调查护理人员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| 第14-15页 |
2.2 所调查护理人员的焦虑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3 所调查护理人员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 | 第16页 |
2.4 所调查护理人员的正念水平 | 第16-17页 |
2.5 护士焦虑、正念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不同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 | 第17-24页 |
2.6 护士正念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焦虑的相关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7 护士的焦虑与正念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8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正念和考试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 | 第26-27页 |
3 讨论 | 第27-37页 |
3.1 护士焦虑现状 | 第27-30页 |
3.2 护士正念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3 护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 | 第32-34页 |
3.4 护士的正念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关系分析 | 第34页 |
3.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| 第34-36页 |
3.6 总讨论 | 第36-37页 |
结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综述 | 第42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