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困境与出路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s | 第3页 |
1 绪论 | 第7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7-8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2 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4-19页 |
2.1 思想起源 | 第14页 |
2.1.1 古希腊哲学溯源 | 第14页 |
2.1.2 基督教思想溯源 | 第14页 |
2.2 近代争论 | 第14-16页 |
2.2.1 动物工具论 | 第14-15页 |
2.2.2 动物机器论 | 第15-16页 |
2.3 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3.1 功利主义理论 | 第16页 |
2.3.2 康德的目的论 | 第16-17页 |
2.4 社会背景 | 第17-18页 |
2.4.1 动物社会地位的提升 | 第17页 |
2.4.2 环境伦理学的出现 | 第17-1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3 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主要内容及价值 | 第19-30页 |
3.1 基本观点 | 第19-25页 |
3.1.1 动物解放论 | 第19-21页 |
3.1.2 动物权利论 | 第21-24页 |
3.1.3 动物福利论 | 第24-25页 |
3.2 实践目标 | 第25-28页 |
3.2.1 动物解放论的实践诉求 | 第25-27页 |
3.2.2 动物权利论的主要目标 | 第27-28页 |
3.3 价值评价 | 第28页 |
3.3.1 理论贡献 | 第28页 |
3.3.2 现实意义 | 第2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4 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困境分析 | 第30-39页 |
4.1 关于动物保护伦理的争议 | 第30-31页 |
4.1.1 雷根对动物解放论的批判 | 第30页 |
4.1.2 玛丽·沃伦的弱式动物权利论 | 第30-31页 |
4.1.3 卡尔·柯亨反对动物权利论 | 第31页 |
4.1.4 R.G.弗雷对动物权利论的反驳 | 第31页 |
4.2 理论困境 | 第31-34页 |
4.2.1 动物解放论的理论困境 | 第31-33页 |
4.2.2 动物权利论的理论困境 | 第33-34页 |
4.3 实践困境 | 第34-37页 |
4.3.1 动物解放论的实践困境 | 第34-36页 |
4.3.2 动物权利论的实践困境 | 第36-3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5 探索动物保护伦理的新出路 | 第39-45页 |
5.1 提升动物保护意识 | 第39-40页 |
5.1.1 避免动物保护的极端化 | 第39页 |
5.1.2 理性对待素食主义 | 第39-40页 |
5.2 改善动物生存现状 | 第40-41页 |
5.2.1 动物农场的人道化养殖 | 第40页 |
5.2.2 动物制品的人工替代 | 第40-41页 |
5.2.3 动物实验的改良 | 第41页 |
5.3 动物保护从道德走向法律 | 第41-43页 |
5.3.1 完善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| 第41-42页 |
5.3.2 加大动物保护法律普及力度 | 第42-43页 |
5.4 可持续发展要求辩证地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 | 第43-45页 |
5.4.1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界定动物保护的范围 | 第43页 |
5.4.2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| 第43-44页 |
5.4.3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| 第44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