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、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一、理论分析法 | 第14页 |
二、规范分析法 | 第14页 |
三、案例分析法 | 第14-15页 |
四、比较分析法 | 第15页 |
五、数据实证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电子商务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 | 第16-19页 |
第一节 电子商务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特征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电子商务合同法律效力 | 第19-44页 |
第一节 电子商务合同中成立和生效时间 | 第19-24页 |
一、电子商务合同中的要约与要约邀请分析 | 第19-22页 |
二、电子商务合同买卖成立生效的时间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缔约主体的缔约能力问题 | 第24-31页 |
一、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约主体身份的确认 | 第25-27页 |
二、未成年人订立的电子商务合同的效力 | 第27-31页 |
第三节 电子商务合同意思表示错误 | 第31-37页 |
一、人为的错误主要是输入性错误 | 第31-35页 |
二、纯电子错误:系统错误 | 第35页 |
三、黑客等第三方攻击造成的错误 | 第35-37页 |
第四节 点击合同的效力问题 | 第37-44页 |
一、电子点击合同的定义 | 第37-38页 |
二、点击合同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8-40页 |
三、点击合同的效力分析 | 第40-44页 |
第四章 电子商务合同作为证据使用存在的问题 | 第44-54页 |
第一节 电子商务合同证据问题的由来 | 第44-46页 |
一、非直观性 | 第44页 |
二、媒介脆弱性 | 第44页 |
三、信息脆弱性 | 第44-46页 |
第二节 电子商务合同证据认定规则中的“原件”问题 | 第46-52页 |
一、中国关于电子证据原件的立法现状 | 第47页 |
二、对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此类证据原件挑战的方略进行分类 | 第47-52页 |
第三节 电子商务合同证据的客观性、关联性、合法性分析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我国电子商务合同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| 第54-62页 |
第一节 外国关于电子商务合同方面的立法的启示 | 第54-56页 |
一、联合国电子合同立法 | 第54页 |
二、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合同立法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我国电子商务合同方面的立法现状 | 第56-57页 |
第三节 对我国电子商务合同法律制度的建议 | 第57-62页 |
一、要确立电子商务合同明确的法律含义 | 第57-58页 |
二、明确合同成立生效的标准 | 第58-59页 |
三、完善未成年人订立电子商务合同的规定 | 第59-60页 |
四、要对电子错误的责任承担进行界定 | 第60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件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