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| 第7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7-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2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4页 |
2.1 “人在囧途诉泰囧”案与“高原骑兵连”案案情简介 | 第11-12页 |
2.2 上述案件引发的思考 | 第12-14页 |
3 思想与表达二分的理论正当性分析 | 第14-18页 |
3.1 思想与表达二分人权理论基础 | 第14页 |
3.2 思想与表达二分著作权法的目的与价值分析 | 第14-15页 |
3.3 思想与表达二分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| 第15-18页 |
4 思想与表达二分的司法认定 | 第18-33页 |
4.1 思想与表达二分在司法中的一般认定 | 第18-22页 |
4.1.1 抽象测试法 (the abstractions test) | 第18-19页 |
4.1.2 模式测试法 | 第19-20页 |
4.1.3 “抽象-过滤-对比”法 | 第20-22页 |
4.2 思想与表达二分在不同类型作品中的司法认定 | 第22-29页 |
4.2.1 思想与表达二分在事实类作品中的认定 | 第22-23页 |
4.2.2 思想与表达二分在历史类作品中的认定 | 第23-25页 |
4.2.3 思想与表达二分在虚构类作品中的认定 | 第25-29页 |
4.3 对我国思想与表达二分的司法认定标准的分析 | 第29-33页 |
5 完善我国思想与表达二分的司法认定标准的建议 | 第33-38页 |
5.1 立法上的完善 | 第33-35页 |
5.2 司法上的完善 | 第35-38页 |
6 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