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KL公司坏账准备政策的合理性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坏账准备政策的相关规定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坏账准备政策的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20-23页
第二章 KL公司特点及应收账款质量分析第23-42页
    2.1 KL公司所在BMS行业特性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BMS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BMS行业淡旺季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BMS行业市场份额分布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2.2 KL公司经营特点及财务状况分析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KL公司经营战略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KL公司主要客户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KL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KL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3 KL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分析第31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设置质量分析指标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选取同行业和标的公司可比数据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质量分析过程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质量分析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KL公司坏账准备政策的合理性评价第42-57页
    3.1 KL公司坏账准备政策的评价要点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确定坏账准备政策的流程梳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KL公司及其同行业公司的坏账准备政策第43-45页
    3.2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的评价内容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对单项金额重大划分标准的评价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对单项金额重大计提比例的评价第48-50页
    3.3 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应收账款评价内容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对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划分标准的评价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对账龄分析法的评价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的评价第54-55页
    3.4 KL公司坏账准备政策的合理性评价结果第5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四章 KL公司坏账准备政策的改进方案第57-64页
    4.1 基于事务所建议政策的改进方案一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方案一制定依据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方案一改进内容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方案一计算结果与特点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4.2 按客户类型和账龄划分风险组合的改进方案二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方案二制定依据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方案二主体内容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方案二计算结果与特点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对企业管理者的建议第64-69页
    5.1 方案一与方案二对KL公司的影响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5.2 对KL公司管理者选择改进方案的建议第66-67页
    5.3 对其他企业管理者应用坏账准备政策的建议第67-6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结论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附件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Z公司盈利能力的诊断研究
下一篇:GLS公司资源消耗会计应用制度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