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13-17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破产重整中的股东权益概述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股东在破产重整中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内涵 | 第17-20页 |
一、破产重整制度对股东身份的认定 | 第17-18页 |
二、股东在破产重整中的法律地位分析 | 第18-20页 |
三、股东在破产重整中的利益诉求 | 第20页 |
第二节 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界定的基本原则 | 第20-23页 |
一、保证参与原则 | 第21页 |
二、适当限制原则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破产重整中对股东权益的保护 | 第23-31页 |
第一节 破产重整程序中对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| 第23-24页 |
一、实现破产重整价值目标的要求 | 第23页 |
二、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“零价值”的否定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股东在破产重整中的主要权利 | 第24-27页 |
一、重整申请权 | 第24-25页 |
二、重整计划制定权 | 第25页 |
三、重整计划表决权 | 第25-26页 |
四、重整中的监督权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我国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| 第27-31页 |
一、我国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的保护现状 | 第27-29页 |
二、股东权益保护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破产重整中对股东权益的限制 | 第31-39页 |
第一节 合理限制股东权益的法理基础 | 第31-32页 |
一、破产重整中企业继续经营不同于常规状态 | 第31页 |
二、权利与责任相匹配的基本原理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的具体限制 | 第32-35页 |
一、投资收益分配权的限制 | 第32-33页 |
二、特殊股东权益转让受限 | 第33-34页 |
三、股东分期缴纳出资的限制 | 第34页 |
四、股东对债务人企业的管理决策权限制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我国破产重整中对股东权益限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| 第35-39页 |
一、破产重整中对股东权益限制的现状 | 第35-37页 |
二、股东权益限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的域外规定与比较 | 第39-45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对于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的有关规定 | 第39-41页 |
一、美国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| 第39-40页 |
二、英国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对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的有关规定 | 第41-43页 |
一、日本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| 第41-42页 |
二、我国台湾地区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域外规定的比较与借鉴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我国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相关机制的完善 | 第45-50页 |
第一节 加强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保护的建议 | 第45-47页 |
一、完善破产重整中的信息披露机制 | 第45-46页 |
二、放宽股东申请破产重整的前置条件 | 第46页 |
三、赋予股东对重整计划的提案权 | 第46-47页 |
四、细化股东对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规则 | 第47页 |
第二节 对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限制的制度设计 | 第47-50页 |
一、加大控股股东的权益削减力度 | 第47-48页 |
二、明确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标准 | 第48-49页 |
三、在破产重整过程中增设听证程序 | 第49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