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硅酸盐工业论文--玻璃工业论文--各种玻璃产品论文--技术玻璃论文

高密度YAG:Ce3+/Tb3+透明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闪烁发光性质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闪烁体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闪烁体的发现及应用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无机闪烁体发光机理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稀土元素铈和铽的发光性质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稀土元素铈的发光性质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稀土元素铽的发光性质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YAG:Ce/Tb中的能量传递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掺铈钇铝石榴石(YAG:Ce)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YAG晶体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YAG:Ce闪烁晶体第14页
    1.4 闪烁微晶玻璃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无机闪烁材料基质比较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YAG:Ce微晶玻璃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1.5 无容器凝固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无容器特点及其技术分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气悬浮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第18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选题依据、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选题依据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9-20页
第2章 实验及表征第20-28页
    2.1 实验药品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实验设备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所用仪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AALF-1型气动悬浮实验装置第21-23页
    2.3 样品制备流程第23-24页
    2.4 样品测试与表征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热学常数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X射线衍射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样品固体密度测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显微硬度测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元素价态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透过率和吸收值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荧光性能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0 荧光寿命测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1 XEL测试第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YAG:Ce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28-4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YAG:Ce微晶玻璃的制备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组成对玻璃成玻性能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3.3 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3.4 密度及显微硬度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微晶玻璃的密度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微晶玻璃的显微硬度第35-36页
    3.5 元素价态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6 透过率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 3.7 荧光性质研究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热处理温度对荧光性质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Ce~(3+)离子浓度对荧光光谱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环境温度对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3.8 荧光寿命研究第42-45页
    3.9 YAG:Ce微晶玻璃XEL性能第45-46页
    3.10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4章 YAG:Ce,Tb微晶玻璃光学及闪烁性质研究第47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4.2 YAG:Ce,Tb微晶玻璃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4.3 YAG:Ce,Tb微晶玻璃物相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4.4 YAG:Ce,Tb微晶玻璃的荧光性质第48-51页
    4.5 YAG:Ce,Tb微晶玻璃的Ce~(3+)荧光寿命第51-52页
    4.6 YAG:Ce,Tb微晶玻璃XEL第52-5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5章 荧光粉制备YAG:Ce微晶玻璃及其性能研究第55-6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5页
    5.2 荧光粉制备YAG:Ce微晶玻璃第55-56页
    5.3 物相和显微结构第56-58页
    5.4 光谱性质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透过率及荧光性质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荧光热衰减性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荧光寿命第60-62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62-63页
第6章 结论第63-6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3-64页
    6.2 本文创新点第64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附录第69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NBT-KBT-BT三元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Mg0.27Al2.58O3.73N0.27透明陶瓷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