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超高性能混凝土概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原理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超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钢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4 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-20页
2 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第20-36页
    2.1 试验概况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材性试验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第28页
    2.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破坏形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荷载—变形曲线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荷载—应变曲线第33-3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3 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工作机理分析第36-47页
    3.1 材料本构模型选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钢材本构模型选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超高性能混凝土本构模型选取第36-37页
    3.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钢管与UHPC之间的接触面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38页
    3.3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破坏形态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极限承载力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荷载—变形曲线第40-42页
    3.4 轴心受压工作机理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4 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第47-64页
    4.1 影响因素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混凝土强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截面宽厚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钢材强度第49页
    4.2 国内外计算方法对比分析第4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国内计算方法介绍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国外计算方法简介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计算方法对比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4.3 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第61-6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5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5.1 本文主要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5.2 本课题研究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W66+-W60+等核系列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
下一篇: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景观设计改造研究--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