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

心理应激对自我和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前言第13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的决策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心理应激影响风险决策偏好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决策角色影响风险决策偏好第15页
    1.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16-17页
2 研究思路第17-21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心理应激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决策角色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风险决策偏好第18页
    2.2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文献研究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问卷调查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自我报告法第19页
    2.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9-21页
3 研究一 慢性心理应激部分第21-33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3.2 研究假设第21页
    3.3 研究对象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研究对象的招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研究对象的筛选条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伦理论证第22页
    3.4 研究工具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一般情况调查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气球模拟风险任务第23-24页
    3.5 研究程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实验设计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实验人员培训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被试的筛选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完成气球模拟风险任务第25页
    3.6 结果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样本量的统计结果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总体情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性别差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性别、心理应激、决策角色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决策角色与风险决策偏好的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 3.7 讨论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大学生慢性心理应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性别因素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上的差异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性别、慢性心理应激、决策角色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决策角色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讨论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5 慢性心理应激、性别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讨论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3.8 结论第33页
4 研究二 急性心理应激部分第33-45页
    4.1 研究目的第33页
    4.2 研究假设第33页
    4.3 研究对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研究对象的招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研究对象的筛选条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伦理学论证第34页
    4.4 研究工具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一般情况调查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主观应激报告(5点量表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气球模拟决策任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心率记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血压测量第36页
    4.5 研究程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实验设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实验人员培训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基本信息的收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进行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及气球模拟风险任务第37页
    4.6 结果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被试的统计结果描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急性心理应激的心率、血压的变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急性心理应激的主观应激报告的变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心理应激、决策角色、性别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研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心理应激与风险决策偏好的研究第41-42页
    4.7 讨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性别、急性心理应激、决策角色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急性心理应激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讨论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性别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讨论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5 决策角色与风险决策偏好之间的讨论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4.8 结论第45页
5 总结论第45-46页
6 创新之处第46页
7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文献综述第51-6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8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1-62页
附录第62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文化的伦理问题研究
下一篇: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