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选题背景、目的及其意义 | 第9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三、调研方案及其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发展 | 第15-26页 |
一、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重要论述 | 第15-21页 |
(一) 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思想的产生 | 第15-17页 |
(二) 社会保障制度基础理论的发展 | 第17-19页 |
(三)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| 第19-21页 |
二、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 | 第21-26页 |
(一)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21-22页 |
(二)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| 第22-26页 |
1、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前的准备(1978-1985) | 第22-23页 |
2、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有企业相结合(1986-1992) | 第23-24页 |
3、制度急剧变革为市场经济改革服务(1993-1997) | 第24页 |
4、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全面建设时期(1998年至今)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甘肃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| 第26-33页 |
一、甘肃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现状 | 第26-29页 |
(一) 甘肃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 | 第26-28页 |
(二) 甘肃省对于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分析 | 第28-29页 |
二、武山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| 第29-33页 |
(一) 城乡差距大贫富分化显著 | 第30页 |
(二) 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制约新农保的发展 | 第30-31页 |
(三) 户籍制度影响银行账户的开通 | 第31页 |
(四) 人员认证难度大,冒领现象时有发生 | 第31-32页 |
(五) 保障覆盖面窄、保障水平低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武山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7页 |
一、传统保障制度的局限性 | 第33页 |
二、城市化进程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三、筹资机制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四、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参保能力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加速甘肃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对策 | 第37-44页 |
一、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 | 第37-38页 |
二、加大行政推力建立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机制 | 第38-39页 |
三、夯实基础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服务 | 第39-42页 |
四、加速实现全面制度养老 | 第42页 |
五、各部门统筹协调配合 | 第42-44页 |
结束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