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观赏园艺(花卉和观赏树木)论文--观叶树木类论文

珍珠黄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23页
 1 珍珠黄杨的研究进展第9-11页
   ·概况第9页
   ·研究进展第9-11页
     ·珍珠黄杨生长的生长特性第10页
     ·珍珠黄杨的繁殖技术第10页
     ·珍珠黄杨的组织培养第10页
     ·珍珠黄杨的遗传多样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珍珠黄杨休眠特性及解决方法第11页
 2 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第11-18页
   ·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理论基础第11-12页
   ·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草本植物体胚发生的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木本植物体胚发生的研究概况第13页
   ·影响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基因型与外植体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基本培养基第14页
     ·氮源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碳源第15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第15页
     ·植物激素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活性炭第17页
     ·培养条件第17页
   ·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前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种质保存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人工种子第18页
   ·褐化现象及其解决方法第18页
 3 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·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起源第19页
   ·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第19-20页
 4 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第20-22页
   ·可溶性糖的变化第20-21页
   ·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第21页
   ·抗氧化物酶活性第21-22页
 5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-23页
第二章 珍珠黄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第23-44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·愈伤组织诱导第23-26页
     ·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无菌茎段的获得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茎段直径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茎段愈伤组织继代第24页
     ·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·无菌叶片的获得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叶片愈伤组织继代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未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第26页
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第27页
  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状态调整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提高蔗糖浓度调节渗透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添加PEG 调节渗透压第27页
   ·褐化第27-2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8-41页
   ·愈伤组织诱导第28-37页
     ·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·获得无菌茎段的两种途径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激素处理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茎段直径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茎段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获得无菌叶片的两种途径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激素处理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叶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未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第37-40页
  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转速对珍珠黄杨悬浮培养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激素组合对珍珠黄杨悬浮培养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状态调整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提高蔗糖浓度调节渗透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添加PEG 调节渗透压第40页
   ·褐化第40-41页
 3 小结第41-42页
 4 讨论第42-44页
   ·愈伤组织诱导与外植体类型的关系第42页
   ·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2,4-D 的关系第42-44页
第三章 珍珠黄杨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第44-50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44页
   ·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超氧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·酶液提取第45页
     ·显色反应第45-46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46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46-47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变化第47-48页
 3 小结第48页
 4 讨论第48-50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48-49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49页
   ·愈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变化第49-50页
第四章 珍珠黄杨愈伤组织的组织细胞学研究第50-53页
 1 石蜡切片的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·材料第50页
   ·组织固定第50页
   ·脱水和透明第50页
   ·浸蜡第50页
   ·包埋第50-51页
   ·切片和展片第51页
   ·脱蜡和染色第51页
   ·石蜡切片的观察第51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·非胚性愈伤的细胞结构第51页
   ·胚性愈伤的细胞结构第51页
   ·高渗透压处理后的胚性愈伤结构第51-52页
   ·光照处理后的胚性愈伤结构第52页
 3 小结第52页
 4 讨论第52-53页
第五章 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3-55页
 1 结论第53页
 2 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1页
附录第61-62页
图版第62-66页
详细摘要第66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四种景天属植物耐涝性比较及园林应用研究
下一篇:花境在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研究--以南京、上海、杭州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