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| 第9-10页 |
1.2.2 断面潮流极限 | 第10-12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FACTS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| 第13-20页 |
2.1 FACTS设备的基本原理 | 第13-16页 |
2.1.1 并联型FACTS (STATCOM)原理 | 第14页 |
2.1.2 串联型FACTS (TCSC)原理 | 第14-15页 |
2.1.3 综合型FACTS (UPFC)原理 | 第15-16页 |
2.2 FACTS设备的暂态特性 | 第16-19页 |
2.2.1 电力系统暂态数学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2.2 FACTS的暂态控制作用 | 第18-1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计及FACTS设备的断面潮流极限计算 | 第20-28页 |
3.1 断面潮流极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| 第20-22页 |
3.1.1 断面潮流极限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3.1.2 时域仿真法 | 第21-22页 |
3.2 断面潮流极限计算流程 | 第22-26页 |
3.2.1 求取策略 | 第22-24页 |
3.2.2 切机切负荷 | 第24-25页 |
3.2.3 计算软件 | 第25-2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FACTS设备对断面潮流极限提升作用分析 | 第28-43页 |
4.1 基本断面潮流极限计算 | 第28-33页 |
4.1.1 基本情况 | 第28-29页 |
4.1.2 断面1潮流极限计算 | 第29-33页 |
4.2 FACTS设备接入后的断面潮流极限计算 | 第33-38页 |
4.2.1 STATCOM | 第33-34页 |
4.2.2 串联补偿设备 | 第34-37页 |
4.2.3 移相器 | 第37-38页 |
4.3 移相器灵敏度计算 | 第38-42页 |
4.3.1 移相器移相角度对潮流影响 | 第38-41页 |
4.3.2 移相器移相角度对厂站电压的影响 | 第41页 |
4.3.3 断面潮流对移相器灵敏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| 第43-51页 |
5.1 单个算例多断面比较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1.1 联网输电通道现状 | 第43-44页 |
5.1.2 基本断面潮流极限计算 | 第44-45页 |
5.1.3 各种措施对断面潮流极限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5.2 多个算例综合比较分析 | 第46-50页 |
5.2.1 断面潮流极限基本情况分析与计算 | 第46-48页 |
5.2.2 FACTS设备优化方案比较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1页 |
展望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