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3 存在的问题 | 第14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公路边坡风险评估理论 | 第15-25页 |
2.1 基本理论概述 | 第15-17页 |
2.1.1 公路边坡安全性的内涵 | 第15页 |
2.1.2 风险评估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2.1.3 风险评估系统 | 第16-17页 |
2.2 风险评估三要素 | 第17-19页 |
2.2.1 风险识别 | 第17-18页 |
2.2.2 风险估计 | 第18页 |
2.2.3 风险评价 | 第18-19页 |
2.3 风险评估的计算方法 | 第19-25页 |
2.3.1 层次分析法 | 第19-21页 |
2.3.2 模糊隶属度的确定 | 第21-22页 |
2.3.3 模糊综合评判计算 | 第22-25页 |
3 公路边坡风险评估系统 | 第25-36页 |
3.1 公路边坡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| 第25-30页 |
3.1.1 地质构造 | 第25-26页 |
3.1.2 岩土工程性质 | 第26-27页 |
3.1.3 地形地貌 | 第27-28页 |
3.1.4 水的因素 | 第28页 |
3.1.5 地震因素 | 第28-29页 |
3.1.6 其他因素 | 第29-30页 |
3.2 边坡稳定性因素及分级标准 | 第30-31页 |
3.3 隶属度和因素权重确定 | 第31-34页 |
3.4 模糊综合评判 | 第34-36页 |
4 工程实例分析 | 第36-48页 |
4.1 渭南至蒲城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| 第36页 |
4.2 渭蒲高速公路地质环境条件 | 第36-42页 |
4.2.1 气象与水文 | 第36-37页 |
4.2.2 地形地貌 | 第37-39页 |
4.2.3 地层岩性 | 第39页 |
4.2.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| 第39-40页 |
4.2.5 地下水 | 第40-41页 |
4.2.6 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 | 第41-42页 |
4.3 渭蒲高速公路边坡风险评估 | 第42-48页 |
4.3.1 K2+760~K3+235段的风险评估 | 第42-43页 |
4.3.2 K18+235~K18+850段的风险评估 | 第43-45页 |
4.3.3 K35+885~K36+270段的风险评估 | 第45-48页 |
5 结论 | 第48-49页 |
5.1 结论 | 第48页 |
5.2 建议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