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民族学论文--民族性、民族心理论文

祭祖仪式之隐喻:(亻革)家阴阳结构调合--以黔东南黄平枫香寨“翘解”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7-19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7-8页
    二、问题意识第8-11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方法第17-19页
第一章 (亻革)家的历史文化与生境第19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(亻革)家历史文化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(亻革)家人的称谓演变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(亻革)家人的源流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(亻革)家的风俗文化第24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(亻革)家人的生活环境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(亻革)家人的人口与分布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(亻革)家人与周边族群的关系第28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田野点概况第30-33页
第二章 (亻革)家“翘解”仪式第33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(亻革)家人的祭祖仪式第3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大祭“哈冲”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小祭不断第39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支撑“翘解”仪式的社会结构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(亻革)家阴阳组织体系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阴阳体系成员要求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阴阳体系的职责第47-49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翘解”仪式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仪式前的准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翘解”仪式的流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翘解”仪式的权力与分工第51-53页
第三章 “翘解”仪式中沟通阴阳的象征符号第53-65页
    第一节 祖鼓——祖灵的归宿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祖鼓的由来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祖鼓的象征意义第55-58页
    第二节 祭师:词曲的叙事者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阴系祭师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仪式中沟通阴阳的媒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词曲的历史叙事第61-65页
第四章 “翘解”仪式的社会结构调合第65-74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翘解”仪式的交换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信息沟通的场域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物的交换第66-68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翘解”仪式的社会功能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统价值观的教育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秩序的整合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强化共同体认同第71-74页
结语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附录第81-91页
图版第91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工作在完善癌症患者非正式支持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“不适”与“逃离”:生态移民视域下摆拉苗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