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扎兰屯市浩饶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堆积序列与构造属性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前言 | 第10-18页 |
| 1.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0-11页 |
| 1.2 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| 第11-14页 |
| 1.2.1 研究历史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1.2.3 存在问题 | 第14页 |
| 1.3 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1.3.1 选题依据 | 第14-15页 |
| 1.3.2 选题意义 | 第15页 |
| 1.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| 第15-17页 |
| 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| 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5-17页 |
| 1.5 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7页 |
| 1.6 完成工作量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8-22页 |
| 2.1 大地构造背景 | 第18页 |
| 2.2 地层概况 | 第18-21页 |
| 2.3 侵入岩概况 | 第21页 |
| 2.4 构造格架 | 第21-22页 |
| 第3章 地层划分及特征 | 第22-47页 |
| 3.1 地层划分及特征 | 第22-40页 |
| 3.1.1 满克头鄂博组 | 第23-27页 |
| 3.1.2 玛尼吐组 | 第27-31页 |
| 3.1.3 白音高老组 | 第31-40页 |
| 3.2 时代归属 | 第40-42页 |
| 3.3 区域对比 | 第42-47页 |
| 3.3.1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| 第43-44页 |
| 3.3.2 冀北地区、辽西地区 | 第44-47页 |
| 第4章 火山岩相特征 | 第47-55页 |
| 4.1. 火山岩相 | 第47页 |
| 4.2. 岩相类型及特征 | 第47-55页 |
| 4.2.1. 溢流相 | 第48-49页 |
| 4.2.2. 火山碎屑流相 | 第49-51页 |
| 4.2.3 空落相 | 第51-52页 |
| 4.2.4 喷发沉积相 | 第52-53页 |
| 4.2.5 潜火山岩相 | 第53-54页 |
| 4.2.6 侵出相 | 第54-55页 |
| 第5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5-62页 |
| 5.1 | 第55-57页 |
| 5.1.1 满克头鄂博组 | 第55-56页 |
| 5.1.2 玛尼吐组 | 第56页 |
| 5.1.3 白音高老组 | 第56-57页 |
| 5.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7-58页 |
| 5.2.1 满克头鄂博组 | 第57页 |
| 5.2.2 玛尼吐组 | 第57-58页 |
| 5.2.3 白音高老组 | 第58页 |
| 5.3 微量元素特征 | 第58-62页 |
| 第6章 构造属性探讨 | 第62-65页 |
| 6.1 鄂霍次克洋的闭合 | 第62页 |
| 6.2 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的探讨 | 第62-65页 |
| 第7章 结论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附表 | 第71-74页 |
| 图版说明及图版 | 第74-78页 |
| 附录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