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细胞生物学论文--细胞生物研究方法论文--细胞学实验与细胞学研究方法论文

新型罗丹明B发光材料的制备及细胞生物成像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发光材料的定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发光材料的类型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材料光致发光的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种类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氧杂蒽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香豆素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1,8-萘酰亚胺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花菁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BODIPY类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有机小分子材料的发光原理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光诱导电子转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分子内共轭电荷转移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激基缔/复合物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检测应用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阳离子的检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阴离子的检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巯基类的检测第19-20页
    1.5 有机小分子材料/纳米材料复合的研究进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罗丹明B-聚乙烯亚胺/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对肝素的检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罗丹明-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对水样中铬(Ⅲ )的检测第21-22页
    1.6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4页
2 罗丹明B基荧光发光材料的合成及荧光检测Fe~(3+)的应用第24-3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RBEA的合成路线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溶液的配制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紫外-可见和荧光光谱实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Job's plot的测定以及结合常数和检出限的计算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RBEA探针在活细胞中的荧光成像及细胞毒性测试第27-28页
    2.4 结果及讨论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pH对RBEA溶液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响应时间的研究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RBEA对Fe~(3+)选择性的研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RBEA探针和Fe~(3+)络合机制的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RBEA对Fe~(3+)的定量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金属阳离子竞争性研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阴离子干扰性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细胞荧光成像应用第37-3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3 呋喃基罗丹明荧光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成像应用第39-5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RBFF探针的合成路线第40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储备液的配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紫外-可见和荧光光谱实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Job's plot的测定以及结合常数和检出限的计算第41-42页
    3.4 结果及讨论第4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pH的滴定实验和响应时间的研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RBFF探针对Fe~(3+)选择性的研究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RBFF探针和Fe~(3+)络合机制的研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RBFF探针对Fe~(3+)的定量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阳离子竞争和阴离子干扰性的研究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RBFF的细胞实验研究第52-5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4 新型罗丹明@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双发射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第55-7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CNQD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[RBFF-Fe~(3+)]@CNQD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储备液的配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紫外-可见和荧光光谱实验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CNQD在HeLa细胞中的荧光成像第57-58页
    4.4 结果及讨论第58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CNQD材料的表征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CNQD的紫外-可见光谱测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[RBFF-Fe~(3+)]@CNQD的荧光光谱测试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CNQD的细胞荧光成像研究第67-6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5 结论与展望第70-72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0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0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2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82-83页
附录B 第二章中RBEA的表征谱图第83-85页
附录C 第三章中RBFF的表征谱图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氮化合物添加对草地土壤盐基离子和酸缓冲性能的影响
下一篇:广西扶绥县那派盆地下白垩统新隆组化石资源调查与保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