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达国家结核病控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目的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比较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资料来源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16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| 第2章 相关理论 | 第17-21页 |
| ·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·官僚制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·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18页 |
| ·结核病控制的方针和对策 | 第18-21页 |
| ·结核病控制的方针 | 第19-20页 |
| ·WHO结核病控制对策的组成 | 第20-21页 |
| 第3章 美英日三国结核病控制管理 | 第21-33页 |
| ·美国结核病控制管理 | 第21-24页 |
| ·美国结核病流行趋势 | 第21-22页 |
| ·美国结核病流行特征 | 第22页 |
| ·美国结核病控制管理体系 | 第22-24页 |
| ·英国结核病控制管理 | 第24-28页 |
| ·英国结核病流行趋势 | 第24-25页 |
| ·英国结核病流行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·英国结核病控制管理体系 | 第26-28页 |
| ·日本结核病控制管理 | 第28-33页 |
| ·日本结核病流行趋势 | 第28-29页 |
| ·日本结核病流行特征 | 第29页 |
| ·日本结核病控制管理体系 | 第29-33页 |
| 第4章 中国结核病控制管理 | 第33-48页 |
| ·中国结核病流行趋势 | 第33-34页 |
| ·中国结核病流行特征 | 第34-35页 |
| ·中国结核病控制管理体系 | 第35-41页 |
| ·中国结核病控制管理组织机构 | 第36-39页 |
| ·结核病诊疗管理 | 第39页 |
| ·资金支持 | 第39-40页 |
| ·结核病立法 | 第40页 |
| ·结核病控制电子网络 | 第40-41页 |
| ·美英日中四国结核病流行趋势对比 | 第41-42页 |
| ·四国结核病控制管理比较分析 | 第42-46页 |
| ·结核病控制管理组织机构比较分析 | 第43页 |
| ·结核病诊疗管理比较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医疗保险及资金支持比较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结核病立法比较分析 | 第45页 |
| ·结核病控制电子网络比较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中国结核病控制管理面临的问题 | 第46-48页 |
| ·法制化管理不足 | 第46页 |
| ·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整体水平低下 | 第46-47页 |
| ·结核病发现率低 | 第47-48页 |
| 第5章 美英日三国结核病控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8-53页 |
| ·立法保证结核病人控制管理 | 第48页 |
| ·保证结核病人治疗经费提高治疗完成率 | 第48-49页 |
| ·多部门或组织共同协作保证结核病管理质量 | 第49-53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| ·结论 | 第53页 |
| ·展望 | 第53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