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1.1.1 招投标历史沿革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2 最低价中标法 | 第12页 |
1.1.3 综合评估法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界定 | 第13-15页 |
1.2.1 现实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2.3 科学问题的凝练 | 第15页 |
1.2.4 关键问题的确定 | 第15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.1 现实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.2 理论意义 | 第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| 第16-20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逻辑 | 第17-18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文献研究 | 第20-26页 |
2.1 低于成本价竞标相关文献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1.1 赢者诅咒普遍存在于拍卖中 | 第20页 |
2.1.2 信息不对称是赢者诅咒的原因 | 第20-21页 |
2.1.3 赢者诅咒的影响因素 | 第21页 |
2.1.4 规避赢者诅咒的途径 | 第21页 |
2.2 串标行为相关文献研究 | 第21-26页 |
2.2.1 自我监管是卡特尔维持的条件 | 第21-22页 |
2.2.2 长期总收益是卡特尔稳定存在的原因 | 第22-23页 |
2.2.3 合谋理论从合谋的动因来防范合谋 | 第23-24页 |
2.2.4 瓦解价格卡特尔有效途径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26-34页 |
3.1 理论基础 | 第26-31页 |
3.1.1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6-28页 |
3.1.2 规制理论 | 第28-31页 |
3.2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防范研究 | 第31-32页 |
3.2.1 研究逻辑 | 第31-32页 |
3.2.2 研究方法 | 第32页 |
3.3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防范研究 | 第32-34页 |
3.3.1 研究逻辑 | 第32-33页 |
3.3.2 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行为防范研究 | 第34-53页 |
4.1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行为性质界定 | 第34-35页 |
4.1.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低于成本价竞标的诱因 | 第34页 |
4.1.2 赢者诅咒是低于成本价竞标的必然结果 | 第34-35页 |
4.2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行为产生动因 | 第35-40页 |
4.2.1 补偿机制下获得的合同外收益 | 第35-37页 |
4.2.2 战略布局下挽回低价损失 | 第37-39页 |
4.2.3 乐观偏见下的盲目低于成本价竞标 | 第39-40页 |
4.3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行为防范前提 | 第40-42页 |
4.3.1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行为认定标准 | 第40-42页 |
4.3.2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行为危害性 | 第42页 |
4.4 赢者诅咒—低于成本价竞标行为防范路径 | 第42-53页 |
4.4.1 低于成本价竞标引起的逆向选择防范 | 第42-43页 |
4.4.2 低于成本价竞标引起的道德风险防范 | 第43-53页 |
第五章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防范研究 | 第53-65页 |
5.1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性质界定 | 第53-55页 |
5.1.1 串标行为法律学性质界定 | 第53页 |
5.1.2 串标行为经济学性质界定 | 第53-55页 |
5.2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形成与维持 | 第55-58页 |
5.2.1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产生动因 | 第55-57页 |
5.2.2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形成条件 | 第57-58页 |
5.2.3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维持条件 | 第58页 |
5.3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防范前提 | 第58-61页 |
5.3.1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认定标准 | 第58-60页 |
5.3.2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危害性 | 第60-61页 |
5.4 价格卡特尔—串标行为防范路径 | 第61-65页 |
5.4.1 减少价格卡特尔—串标收益 | 第61-62页 |
5.4.2 增加价格卡特尔—串标成本 | 第62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