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幅雾霾图像清晰化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基于非物理模型的图像增强去雾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基于物理模型的图像复原去雾法 | 第11-12页 |
1.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| 第12-14页 |
1.3.1 存在的问题 | 第13页 |
1.3.2 解决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理论的雾霾图像增强方法 | 第16-41页 |
2.1 雾霾天气对计算机成像系统的影响 | 第16-19页 |
2.1.1 雾霾的成因 | 第16-18页 |
2.1.2 雾霾图像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2.2 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研究 | 第19-26页 |
2.2.1 全局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| 第19-20页 |
2.2.2 局部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| 第20-22页 |
2.2.3 直方图均衡化算法的缺陷 | 第22-23页 |
2.2.4 块状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3 局部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改进 | 第26-40页 |
2.3.1 对天空区域的增强 | 第26-31页 |
2.3.2 块状效应消除算法的改进 | 第31-35页 |
2.3.3 增强效果对比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3.4 平滑调控因子α讨论 | 第38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基于暗通道先验理论的雾霾图像复原方法 | 第41-68页 |
3.1 大气散射模型 | 第41-46页 |
3.1.1 光强衰减模型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1.2 大气光模型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1.3 雾霾天气下成像模型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2 暗通道先验理论研究 | 第46-57页 |
3.2.1 DCP基本理论 | 第47-48页 |
3.2.2 DCP理论去雾基本步骤 | 第48-52页 |
3.2.3 大气光强估计缺陷分析 | 第52-55页 |
3.2.4 透射率细化缺陷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3 暗通道先验理论去雾方法改进 | 第57-67页 |
3.3.1 暗通道图像求取加速 | 第58-60页 |
3.3.2 二分搜索法估计大气光强 | 第60-63页 |
3.3.3 自适应指导滤波细化透射率 | 第63-65页 |
3.3.4 复原效果对比分析 | 第65-6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4章 实验分析及评价 | 第68-90页 |
4.1 实验概述 | 第68-71页 |
4.1.1 实验软硬件环境 | 第68-69页 |
4.1.2 实验数据 | 第69页 |
4.1.3 实验测试程序框架 | 第69-71页 |
4.2 客观评价标准 | 第71-73页 |
4.3 雾霾图像清晰化实验对比分析 | 第73-82页 |
4.3.1 雾霾图像增强实验 | 第73-77页 |
4.3.2 天空区域提取子实验 | 第77-79页 |
4.3.3 雾霾图像复原实验 | 第79-82页 |
4.4 雾霾图像增强和复原内在联系 | 第82-89页 |
4.4.1 同一场景不同雾霾类型实验 | 第82-85页 |
4.4.2 同一场景不同雾霾浓度实验 | 第85-8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5.1 工作总结 | 第90-91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