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页 |
| 引言 | 第6-8页 |
| 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6-7页 |
|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页 |
|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世纪末氛围笼罩下的莫罗与夏凡纳——社会背景的影响 | 第8-11页 |
| 第一节 动荡不安的世纪末 | 第8-9页 |
| 第二节 日渐浓厚的悲观主义氤氲 | 第9-11页 |
| 第二章 莫罗与夏凡纳的师承——美术领域的影响 | 第11-23页 |
| 第一节 个人对莫罗与夏凡纳的影响 | 第11-16页 |
| 一、共同的老师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夏凡纳的“真实”来源 | 第12-14页 |
| 三、莫罗的“宗教”启发 | 第14-15页 |
| 四、小结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节 艺术流派对莫罗与夏凡纳的影响 | 第16-23页 |
| 一、同一背景下相似的艺术主张 | 第16-18页 |
| 二、拉斐尔前派中的象征 | 第18-21页 |
| 三、小结 | 第21-23页 |
| 第三章 莫罗与夏凡纳的师承——其它艺术领域的影响 | 第23-27页 |
| 第一节 音乐上的瓦格纳崇拜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节 文学中波德莱尔的“丑陋现实” | 第24-27页 |
| 第四章 象征主义的灵魂——莫罗与夏凡纳 | 第27-45页 |
| 第一节 莫罗的骚动 | 第27-34页 |
| 一、风格的演变 | 第28-30页 |
| 二、孤独的反抗 | 第30-33页 |
| 三、莫罗视角下的女性 | 第33-34页 |
| 第二节 夏凡纳的平静 | 第34-44页 |
| 一、夏凡纳对现实的呐喊 | 第36-39页 |
| 二、希望的寄托 | 第39-41页 |
| 三、神秘梦境的升华 | 第41-44页 |
| 第三节 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国内的象征主义倾向绘画 | 第45-55页 |
| 第一节 现实主义基调的象征 | 第45-49页 |
| 第二节 表现主义基调的象征 | 第49-53页 |
| 第三节 小结 | 第53-55页 |
| 结语 | 第55-57页 |
| 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