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锚试桩体系作用机理分析及其应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概述 | 第11-12页 |
·桩的应用历史 | 第11页 |
·桩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·桩基的适用条件 | 第12页 |
·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 | 第12-17页 |
·理论分析法 | 第12页 |
·经验公式法 | 第12-13页 |
·原位测试法 | 第13页 |
·动测法 | 第13页 |
·静载试验法 | 第13-17页 |
·自锚试桩法简介 | 第17-19页 |
·技术背景 | 第17页 |
·自锚试桩法技术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自锚试桩法的优点 | 第18页 |
·自锚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自锚试桩体系的工作机理 | 第20-30页 |
·竖向荷载下基桩的承载机理 | 第20-25页 |
·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| 第20-21页 |
·桩侧摩阻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·桩端阻力影响因素 | 第22-23页 |
·单桩破坏模式与Q~s曲线 | 第23-25页 |
·桩底锚杆的抗拔承载机理及应力分布 | 第25-28页 |
·概述 | 第25页 |
·锚杆抗拔承载机理 | 第25-26页 |
·现有锚固段剪应力分布模型 | 第26-28页 |
·桩与锚杆的相互作用 | 第28-30页 |
·桩对桩底锚杆承载性状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桩底锚杆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自锚试桩体系的弹性分析 | 第30-52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30-31页 |
·Mindlin解 | 第31-34页 |
·Kelvin解 | 第31-32页 |
·伽辽金(Galerkin)向量 | 第32页 |
·半无限体中作用一竖向力的情形 | 第32-34页 |
·桩底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 | 第34-38页 |
·基于剪切位移法的拉力型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 | 第35页 |
·压力型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弹性解 | 第35-38页 |
·桩底锚杆对桩顶沉降影响的弹性解 | 第38-42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38-39页 |
·锚杆受拉引起的桩顶位移 | 第39-42页 |
·工程应用 | 第42-47页 |
·计算公式的简化 | 第42-45页 |
·估算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Q~s曲线的转化 | 第46-47页 |
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桩端与锚固体顶部距离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弹性模量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桩长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锚杆长度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锚杆半径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考虑横向荷载作用的试桩结果修正方法 | 第52-68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思路 | 第52页 |
·基桩静载试验模拟与实际受力的差异 | 第5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52页 |
·轴横向受荷桩承载机理 | 第52-54页 |
·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轴横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基桩承载机理 | 第53-54页 |
·轴横向受荷桩的m法解答 | 第54-57页 |
·桩身挠曲微分方程的建立 | 第54-55页 |
·基于m法假设的挠曲方程幂级数解 | 第55-57页 |
·横向力作用下桩侧土体的弹性解 | 第57-63页 |
·基本方程的建立 | 第57-58页 |
·基本方程的求解 | 第58-59页 |
·水平荷载下桩侧土体内的位移应力分布弹性解 | 第59-62页 |
·横向受荷桩桩侧土体应力分布弹性解 | 第62-63页 |
·横向荷载对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63页 |
·横向荷载下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修正 | 第63-65页 |
·计算实例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算例1 | 第65页 |
·算例2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5章 模型试验验证及分析 | 第68-74页 |
·模型试验简介 | 第68-70页 |
·试验目的 | 第68页 |
·试验参数 | 第68-69页 |
·加载方法 | 第69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69-70页 |
·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 | 第70-72页 |
·试验分析 | 第72-7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、著作及科研情况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