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阻接地系统的微机选线及故障定位装置研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历史 | 第12-13页 |
·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趋势 | 第13页 |
·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比较 | 第13-16页 |
·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| 第14页 |
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| 第14-15页 |
·中性点经低、中电阻接地系统 | 第15-16页 |
·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系统 | 第16页 |
·各接地方式下故障选线及定位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分析 | 第20-29页 |
·高电阻接地方式及其应用 | 第20-22页 |
·高电阻接地系统定义 | 第20页 |
·高阻器电阻值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·高电阻接地系统应用 | 第21页 |
·高电阻接地方式 | 第21-22页 |
·高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比幅算法 | 第24-25页 |
·高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仿真 | 第25-28页 |
·电力系统原型 | 第25-26页 |
·搭建MATLAB模型 | 第26页 |
·故障点及测量模块实现 | 第26-27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系统故障定位分析 | 第29-35页 |
·故障定位研究 | 第29-31页 |
·典型故障定位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高阻接地系统故障寻迹原理 | 第30-31页 |
·高阻接地系统故障定位仿真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及定位装置需求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及定位装置硬件设计 | 第35-46页 |
·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硬件设计原则 | 第35页 |
·系统原理 | 第35-36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| 第36-39页 |
·结构设计原理 | 第37页 |
·A/D转换电路设计 | 第37页 |
·模数转换器(ADC) | 第37-39页 |
·数据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外部存储器 | 第39-40页 |
·按键和显示模块 | 第40页 |
·开关量输入输出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开关量输入模块 | 第40-41页 |
·开关量输出模块 | 第41页 |
·其他模块设计 | 第41-43页 |
·时钟电路 | 第41页 |
·电源电路 | 第41-42页 |
·串行通讯电路 | 第42-43页 |
·PCB板设计 | 第43-45页 |
·抗干扰设计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PCB抗干扰措施 | 第44页 |
·PCB板制作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及定位装置软件设计 | 第46-57页 |
·软件开发环境CCS介绍 | 第46-47页 |
·主程序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各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| 第48-55页 |
·AD采样中断子程序 | 第48页 |
·数据处理程序 | 第48-50页 |
·LCD液晶显示程序 | 第50-52页 |
·按键扫描程序 | 第52-53页 |
·脉冲发送程序 | 第53页 |
·时钟驱动程序 | 第53-54页 |
·串行通讯子程序 | 第54-55页 |
·FLASH烧写 | 第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6章 实验模拟与样机测试 | 第57-62页 |
·样机技术标准 | 第57页 |
·技术指标 | 第57页 |
·装置功能 | 第57页 |
·模拟高阻接地系统性能测试 | 第57-59页 |
·测试通道性能测试 | 第59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4页 |
1.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| 第62-63页 |
2. 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8-69页 |
附录B 装置主要原理图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