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设施PPP项目再谈判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PPP模式的发展及其再谈判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3页 |
2.1 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| 第17-19页 |
2.2 PPP再谈判的理论根源 | 第19-20页 |
2.3 PPP再谈判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4 PPP再谈判的分类 | 第21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PPP再谈判的触发因素分析 | 第23-34页 |
3.1 基于文献的PPP再谈判触发因素分析 | 第23-26页 |
3.2 基于案例的PPP再谈判触发因素分析 | 第26-3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PPP再谈判的特征分析 | 第34-40页 |
4.1 PPP再谈判的发起主体分析 | 第34-37页 |
4.2 PPP再谈判的耗时分析 | 第37页 |
4.3 PPP再谈判的结果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PPP再谈判机制的构建 | 第40-49页 |
5.1 PPP再谈判机制构建目标和原则 | 第40-41页 |
5.1.1 PPP再谈判机制构建的目标 | 第40页 |
5.1.2 PPP再谈判机制构建的原则 | 第40-41页 |
5.2 PPP再谈判审核机制的构建 | 第41-42页 |
5.2.1 预审机制 | 第41-42页 |
5.2.2 触发机制 | 第42页 |
5.3 PPP再谈判流程构建 | 第42-44页 |
5.4 PPP再谈判监管体系的构建 | 第44-46页 |
5.4.1 PPP再谈判监管组织结构 | 第44-45页 |
5.4.2 PPP再谈判监管内容 | 第45-46页 |
5.5 PPP再谈判机制框架的构建 | 第46-48页 |
5.5.1 PPP再谈判的机制框架 | 第46-47页 |
5.5.2 PPP再谈判核心机制 | 第47页 |
5.5.3 PPP再谈判支撑机制 | 第47-4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6.1 总结 | 第49-50页 |
6.2 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