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一、盈余分配请求权基础理论 | 第13-20页 |
(一)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定义和特征 | 第13-15页 |
1.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2.盈余分配请求权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(二)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1.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 | 第16页 |
2.具体的盈余分配请求权 | 第16页 |
3.两者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(三)盈余分配请求权的行使要件及形式 | 第17-20页 |
1.形式要件 | 第18页 |
2.实质要件 | 第18-19页 |
3.分配形式 | 第19-20页 |
二、有限公司中小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保护的不足 | 第20-27页 |
(一)公司章程自治的保护不足 | 第20-21页 |
(二)股东会决议无效及可撤销之诉的保护不足 | 第21页 |
(三)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的保护不足 | 第21-23页 |
(四)股权转让之诉保护不足 | 第23-24页 |
(五)公司解散之诉保护不足 | 第24-25页 |
(六)控制股东违反诚信义务损害赔偿的保护不足 | 第25-26页 |
(七)公司盈余分配之诉不足 | 第26-27页 |
三、国外关于有限公司中小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保护的规定 | 第27-36页 |
(一)美国 | 第28-32页 |
(二)英国 | 第32-33页 |
(三)法国 | 第33-34页 |
(四)德国 | 第34-35页 |
(五)借鉴意义 | 第35-36页 |
四、有限公司中小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保护的建议 | 第36-45页 |
(一)提高有限公司中小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保护的理念 | 第36-39页 |
1.政府应提高为投资者“营商”环境的服务理念 | 第36-37页 |
2.立法者应坚持“预防与救济并举”的立法理念 | 第37-38页 |
3.裁判者应具有“合理介入”的审判理念 | 第38页 |
4.投资者应具有“现代商”的投资理念 | 第38-39页 |
(二)完善有限公司中小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保护的措施 | 第39-45页 |
1.强化公司章程预设契约制度 | 第39-41页 |
2.建立控制股东强制购买股权机制 | 第41页 |
3.完善异议股东请求公司回购股权机制 | 第41-42页 |
4.限制对任意公积金的提取 | 第42-43页 |
5.引入公司盈余强制分配制度 | 第43-44页 |
6.设置盈余分配请求权的保护梯度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