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响应型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第11-12页
    1.2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及其自组装第12-14页
    1.3 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第14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光响应性聚合物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pH响应性聚合物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还原响应性聚合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多重响应性聚合物第20-22页
    1.4 聚合物后修饰第22页
    1.5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课题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3-24页
第2章 通过RAFT聚合合成含硫内酯的嵌段共聚物第24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实验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部分药品预处理第27页
    2.3 实验部分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甘氨酸马来酰亚胺的合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含硫内酯官能团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(TLAMID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RAFT试剂(CTA)的合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N-异丙基丙烯酰胺(NIPAM)的均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嵌段共聚物(PTLAMID-b-PNIPAM)的合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2-硝基苄基丙烯酸酯的合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mPEG_(11)-NH_2的合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嵌段共聚物(PTLAMID-b-PNIPAM)的双改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胶束的制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聚合物PTLAMID-b-PNIPAM温敏性实验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聚合物PTLAMID-b-PNIPAM~(DM)光响应实验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2 聚合物PTLAMID-b-PNIPAM~(DM)光控释放实验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3 无规共聚物P(TLAMID-NIPAM)的合成第31-32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含硫内酯官能团马来酰亚胺(TLAMID)的合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RAFT聚合合成PTLAMID-b-PNIPAM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PTLAMID-b-PNIPAM的温敏性实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PTLAMID-b-PNIPAM的胶束制备及温敏性测试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共聚物PTLAMID-b-PNIPAM的双改性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共聚物PTLAMID-b-PNIPAM~(DM)的胶束化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共聚物PTLAMID-b-PNIPAM~(DM)的光响应实验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尼罗红的可控释放实验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共聚物PTLAMID-b-PNIPAM~(DM)胶束的TEM测试第4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3章 含肉桂醛单体的pH响应性环碳酸酯的合成第47-6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3.2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实验试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部分药品预处理第49页
    3.3 实验部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肉桂基季戊四醇(化合物A)的合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含肉桂醛的环碳酸酯CAMPC(化合物B)的合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两嵌段共聚物mPEG_(113)-b-PCAMPC(聚合物C1)的合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两嵌段共聚物PCAMPC-PEG_(45)-PCAMPC(聚合物C2)的合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临界胶束浓度(CMC)的测定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聚合物的pH响应测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尼罗红的可控释放实验第51-52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两亲性聚合物(C1和C2)的合成与表征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聚合物胶束的CMC测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聚合物胶束的pH响应测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尼罗红的可控释放实验第58-5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75页
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磁性离子液体印迹聚合物用于生物大分子识别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液态锂在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