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上位效应靶标的抗乳腺癌组合药物发现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缩略词索引 | 第10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21页 |
1.1 乳腺癌及其治疗概述 | 第11-16页 |
1.1.1 乳腺癌简介 | 第11-13页 |
1.1.2 乳腺癌治疗药物概况 | 第13-16页 |
1.2 组合药物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6-20页 |
1.2.1 基于药物靶标网络的方法 | 第17页 |
1.2.2 基于药物疾病关联图谱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2.3 基于模式数学模型的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6页 |
2.1 数据来源 | 第21-28页 |
2.1.1 协同致死基因数据 | 第21页 |
2.1.2 乳腺癌GWAS数据 | 第21-22页 |
2.1.3 乳腺癌关联基因信息 | 第22-25页 |
2.1.4 药物及其靶标、活性信息 | 第25-26页 |
2.1.5 疾病分类信息 | 第26-27页 |
2.1.6 组合药物活性数据 | 第27页 |
2.1.7 基因共开放网络数据 | 第27-2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8-36页 |
2.2.1 双位点GWAS计算 | 第28-32页 |
2.2.2 潜在上位效应靶标筛选 | 第32-34页 |
2.2.3 疾病标准化及相似性计算 | 第34-36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7页 |
3.1 基于协同致死靶标的抗癌组合药物筛选 | 第36-37页 |
3.2 基于双位点GWAS的抗乳腺癌组合药物筛选 | 第37-43页 |
3.2.1 潜在上位效应靶标鉴别 | 第37-38页 |
3.2.2 潜在上位效应靶标评价 | 第38-41页 |
3.2.3 潜在抗乳腺癌组合药物筛选 | 第41-42页 |
3.2.4 抗乳腺癌组合药物筛选效率的提高 | 第42-43页 |
3.3 基于基因共开放网络的抗乳腺癌组合药物筛选 | 第43-47页 |
4 讨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