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研究现状的评述 | 第12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| 第13-14页 |
1.6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2.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1.1 内部收益率评价方法 | 第15页 |
2.1.2 净现值评价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2 工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 | 第17-18页 |
2.4 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井下工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概况 | 第19-26页 |
3.1 项目概况 | 第19页 |
3.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| 第19-22页 |
3.2.1 井下工具新技术研发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3.2.2 完善工具产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需要 | 第20-21页 |
3.2.3 工具产品取得API认证迈向国际化的需要 | 第21-22页 |
3.3 建设地区的资源基础与选择 | 第22-23页 |
3.4 井下工具试验检测中心的具体选址 | 第23-25页 |
3.4.1 总平面布置 | 第23页 |
3.4.2 土建工程 | 第23-24页 |
3.4.3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| 第24页 |
3.4.4 动力及公用工程 | 第24-25页 |
3.5 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井下工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的技术可行性 | 第26-31页 |
4.1 工程基建技术要求 | 第26-27页 |
4.1.1 荷载设计 | 第26页 |
4.1.2 结构设计与建设做法 | 第26-27页 |
4.1.3 前期工程准备 | 第27页 |
4.2 已具备的技术基础 | 第27-28页 |
4.3 井下工具试验检测中心工程设备技术 | 第28-30页 |
4.3.1 功能和用途 | 第28-29页 |
4.3.2 设施配置 | 第29-30页 |
4.3.3 技术特点 | 第30页 |
4.4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5章 井下工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的经济可行性 | 第31-39页 |
5.1 建设总投资估算 | 第31-34页 |
5.1.1 投资估算原则与依据 | 第31页 |
5.1.2 井下工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投资估算 | 第31-34页 |
5.2 项目资金筹集安排 | 第34-35页 |
5.3 财务评价 | 第35-36页 |
5.3.1 基础参数设置 | 第35页 |
5.3.2 基础数据 | 第35-36页 |
5.3.3 评价结果 | 第36页 |
5.4 敏感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5.5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6章 井下工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的社会可行性与组织保障 | 第39-47页 |
6.1 环境保护的可行性 | 第39-41页 |
6.1.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| 第39页 |
6.1.2 检测中心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| 第39-40页 |
6.1.3 治理环境的方案 | 第40-41页 |
6.1.4 能源节约 | 第41页 |
6.2 组织管理的保障 | 第41-44页 |
6.2.1 组织设计 | 第41页 |
6.2.2 技术获得与转让 | 第41-42页 |
6.2.3 勘察设计和装置 | 第42页 |
6.2.4 采办合同管理 | 第42-43页 |
6.2.5 施工准备 | 第43页 |
6.2.6 竣工验收 | 第43页 |
6.2.7 内部控制管理 | 第43-44页 |
6.3 职业健康的保障 | 第44-46页 |
6.3.1 危害因素分析 | 第44-45页 |
6.3.2 职业健康的主要保护设施 | 第45-46页 |
6.4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