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24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2.1.1 研究设计 | 第14页 |
2.1.2 确定现场与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2.1.3 抽样方法 | 第14页 |
2.1.4 计算样本量 | 第14页 |
2.1.5 采样方法 | 第14-15页 |
2.1.6 调查问卷相关定义解释 | 第15页 |
2.2 菌株的分离鉴定 | 第15-19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15-16页 |
2.2.2 实验室检测方法 | 第16-19页 |
2.3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试验 | 第19-20页 |
2.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 | 第20-22页 |
2.4.1 pvl基因的检测 | 第20页 |
2.4.2 毒素基因检测 | 第20-22页 |
2.5 质量控制 | 第22-23页 |
2.5.1 设计阶段 | 第22页 |
2.5.2 现场采样阶段 | 第22页 |
2.5.3 实验阶段 | 第22页 |
2.5.4 数据分析阶段 | 第22-23页 |
2.6 统计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6.1 数据录入 | 第23页 |
2.6.2 数据分析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24-43页 |
3.1 基本情况 | 第24-25页 |
3.2 HIV感染者SA与MRSA携带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| 第25-34页 |
3.2.1 HIV感染者SA与MRSA携带情况 | 第25-26页 |
3.2.2 HIV感染者鼻腔携带SA危险因素分析 | 第26-34页 |
3.3 金黄色葡萄球菌、MRSA以及MSSA菌株的耐药谱分析 | 第34-41页 |
3.4 金黄色葡萄球菌、MSSA与MRSA分子生物学特征 | 第41-43页 |
3.4.1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基因携带情况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3-47页 |
4.1 HIV感染者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MRSA的携带情况 | 第43-44页 |
4.2 HIV感染者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MRSA携带危险因素 | 第44-45页 |
4.3 HIV感染者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MRSA的耐药特征 | 第45-46页 |
4.4 HIV感染者鼻腔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与MRSA的分子学特征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5.1 结论 | 第47页 |
5.2 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综述 | 第52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1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