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开放型经济对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全方位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大势所趋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各地必然选择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西部地区带来机遇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主要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图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际贸易与自主创新相关文献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FDI与自主创新相关文献综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OFDI与自主创新相关文献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文献述评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17页
    1.6 主要创新之处第17-18页
第2章 理论基础第18-22页
    2.1 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主创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自主创新能力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开放型经济相关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开放型经济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第20-22页
第3章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和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2-31页
    3.1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 3.2 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创新规模发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创新结构优化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4章 开放型经济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第31-36页
    4.1 国际贸易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直接技术购买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竞争效应机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规模效应机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传染效应机制第32页
    4.2 FDI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直接技术引进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产业关联机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人才提升机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竞争示范机制第33页
    4.3 OFDI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直接技术转移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成本分摊机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人才流动机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模仿跟随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5章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第36-55页
    5.1 西部地区国际贸易、FDI以及OFDI的空间关联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据收集及处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型构建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社会网络分析第37-44页
    5.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础模型构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空间面板模型理论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实证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5.3 结论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西部地区开放经济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西部地区与全国开放型经济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对比分析第53-55页
第6章 开放型经济提升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第55-58页
    6.1 加大国际贸易开放程度第55页
    6.2 注重外资引进量质提升第55-56页
    6.3 加强对外投资技术吸收第56页
    6.4 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第56-57页
    6.5 健全人才优先发展体系第57-58页
结论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竞争力的影响研究--以四川省为例
下一篇: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