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大地(岩石界)物理学(固体地球物理学)论文--地震学论文

重庆市地震分形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分形理论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地震分形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重庆市地震活动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、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第20-22页
    1.6 新意与可行性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新意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可行性分析第22-23页
第2章 重庆市地震概况第23-27页
    2.1 地质构造背景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地震活动特征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第25-27页
第3章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3.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维值的表现形式第29-31页
第4章 重庆市地震时空分形特征第31-46页
    4.1 重庆市地震时间分形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震时间信息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特征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震时间广义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特征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地震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谱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时间分形特征第37-39页
    4.2 重庆市地震空间分形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地震空间信息维分布特点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震空间广义维分布特点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震点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地震点空间分布类型与分维值的关系第45-46页
第5章 重庆市地震分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探讨第46-55页
    5.1 地震时空分形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探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各构造区地震时空分维数比较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地震时空分维数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第47-48页
    5.2 地震空间分形与活动断裂的关系探讨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震空间分布与活动断裂分布的关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要活动断裂带分形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地震多发区的地震空间分形特征第51-55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5-58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致谢第62-64页
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川南绥江地区地下热水成因机制与地热有利区预测研究
下一篇:含流体孔隙介质地震频散与衰减的模拟与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