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5-33页
    1.1 纳米结构材料简述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定义及制备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力学性能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耐腐蚀性第19-20页
    1.2 梯度纳米结构材料概述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定义及分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制备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力学性能及变形机制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应用与发展趋势第26-27页
    1.3 电磁感应加热概述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定义及原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趋肤效应及透入深度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及应用现状第30页
    1.4 316L不锈钢强韧化与耐腐蚀性研究进展第30-31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内容第31-33页
第2章 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第33-4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33页
    2.2 样品制备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冷轧变形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退火实验第34-36页
    2.3 微观结构表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-射线衍射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光学显微镜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6-37页
    2.4 力学性能测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显微硬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单向拉伸第38页
    2.5 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第38-40页
第3章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制备第40-5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0-41页
    3.2 冷轧处理316L不锈钢的微观结构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轧制态316L不锈钢的微观结构演化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TEM表征CR-ε=1.6 316L不锈钢的微观结构第43-44页
    3.3 EMIH退火处理CR-ε=1.6 316L不锈钢的微观结构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从表及内的结构演化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沿轧制方向的微观结构演化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的表面微观结构演化第48页
    3.4 分析与讨论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结构变化特点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参数控制对制备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4章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第51-6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1页
    4.2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硬度梯度变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拉伸性能第52-54页
    4.3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的表面晶粒结构表征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表面晶粒度和耐蚀性的关系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的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关系第60页
    4.4 分析与讨论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的强度-塑性优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反向梯度纳米316L不锈钢的强塑性与耐腐蚀性的关系第61-6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5章 再结晶分布对316L不锈钢的强塑性的影响第63-7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3-64页
    5.2 两种不同再结晶分布的316L不锈钢的微观结构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等时退火结构第64-65页
    5.3 两种不同再结晶分布的316L不锈钢的拉伸性能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拉伸性能结果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强塑性匹配结果第66-67页
    5.4 分析与讨论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反向梯度纳米结构的强塑性匹配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等时退火结构的强塑性匹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再结晶分布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结论第70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5页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光纤激光—机械修整凸圆弧金刚石砂轮试验研究
下一篇:高氯酸法粗铅电解精炼新工艺及其工程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