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3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7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5页 |
1.3.1 国外殡葬建筑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.2 国内殡葬建筑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1.4 相关概念阐述 | 第25-33页 |
1.4.1 殡葬文化的解读 | 第25-31页 |
1.4.2 现代殡葬建筑产生与发展 | 第31-32页 |
1.4.3 我国殡仪馆的设施构成 | 第32-33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33-35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33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33-35页 |
1.6 研究框架 | 第35-36页 |
第2章 案例分析 | 第36-62页 |
2.1 案例选取 | 第36-37页 |
2.2 案例分析 | 第37-60页 |
2.2.1 南京市殡仪馆 | 第37-43页 |
2.2.2 南京市江宁区殡仪馆 | 第43-48页 |
2.2.3 苏州市殡仪馆 | 第48-54页 |
2.2.4 上海市龙华殡仪馆 | 第54-58页 |
2.2.5 案例对比总结 | 第58-60页 |
2.3 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| 第60-61页 |
2.3.1 存在的问题 | 第60-61页 |
2.3.2 问题的原因 | 第6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3章 现代殡仪馆设计策略 | 第62-92页 |
3.1 现代殡仪馆与城市关系 | 第62-66页 |
3.1.1 城市空间关系 | 第62-64页 |
3.1.2 选址要求 | 第64-66页 |
3.2 现代殡仪馆的总体规划 | 第66-76页 |
3.2.1 外部空间的布局模式 | 第66-68页 |
3.2.2 外部空间的交通流线 | 第68-72页 |
3.2.3 外部空间的景观要素 | 第72-76页 |
3.3 现代殡仪馆的单体设计 | 第76-90页 |
3.3.1 仪式区 | 第76-85页 |
3.3.2 骨灰寄存区 | 第85-87页 |
3.3.3 建筑形象 | 第87-9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第4章 项目实践——南京市浦口区亭子山殡仪馆规划设计 | 第92-120页 |
4.1 任务书解读 | 第92-96页 |
4.1.1 区位分析 | 第92-93页 |
4.1.2 场地环境分析 | 第93-94页 |
4.1.3 规划设计要点 | 第94页 |
4.1.4 建设用地条件 | 第94-95页 |
4.1.5 项目功能要求 | 第95页 |
4.1.6 项目设计原则 | 第95-96页 |
4.2 总体规划 | 第96-104页 |
4.2.1 规划构思方案可行性研究 | 第96-100页 |
4.2.2 规划方案的布局模式 | 第100-101页 |
4.2.3 规划方案的交通流线 | 第101-102页 |
4.2.4 规划方案的景观要素 | 第102-103页 |
4.2.5 规划方案的竖向设计 | 第103-104页 |
4.2.6 规划方案的地质防护设计 | 第104页 |
4.3 单体设计 | 第104-118页 |
4.3.1 仪式区 | 第105-111页 |
4.3.2 骨灰寄存区 | 第111-115页 |
4.3.3 建筑形象 | 第115-11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18-120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0-122页 |
5.1 工程项目总结 | 第120页 |
5.1.1 项目评价 | 第120页 |
5.1.2 不足之处 | 第120页 |
5.2 本课题研究总结 | 第120-121页 |
5.3 展望与后续研究 | 第121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26页 |
附录 (设计图纸) | 第126-1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| 第146-147页 |
致谢 | 第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