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词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坝上长尾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蛋性能研究 | 第11-16页 |
1.1 地方鸡种的资源保护与选育提纯 | 第11-12页 |
1.1.1 地方鸡种资源保护 | 第11-12页 |
1.1.2 地方鸡种的选育提纯 | 第12页 |
1.2 快慢羽 | 第12-14页 |
1.2.1 快慢羽羽速性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羽速基因对鸡生产性状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3 地方鸡自别雌雄、快慢羽纯系建立 | 第14-15页 |
1.4 坝上长尾鸡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坝上长尾鸡BCDO2基因3个SNPs位点的鉴定 | 第16-21页 |
1.1 家鸡肤色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1.1.1 深肤色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1.2 浅肤色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2 浅肤色相关色素及调控基因 | 第18-19页 |
1.2.1 类胡萝卜素 | 第18-19页 |
1.2.2 BCMO1与BCDO2综述 | 第19页 |
1.3 BCDO2基因研究进展及意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21-30页 |
第一节 坝上长尾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蛋性能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1 试验动物及分组 | 第21页 |
2.2 试验工具 | 第21页 |
2.3 相关指标测量规则及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坝上长尾鸡BCDO2基因3个SNPs位点的鉴定 | 第22-30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2-25页 |
2.1.1 试验样品的来源及采样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3页 |
2.1.3 主要实验缓冲液的配制 | 第23-24页 |
2.1.4 主要试剂 | 第24页 |
2.1.5 主要数据库和软件 | 第24-25页 |
2.2 试验方法与步骤 | 第25-28页 |
2.2.1 实验总路线 | 第25页 |
2.2.2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5-26页 |
2.2.3 扩增片段引物设计 | 第26页 |
2.2.4 DNA模板质量检测 | 第26-27页 |
2.2.5 PCR反应体系 | 第27-28页 |
2.2.6 PCR产物的纯化 | 第28页 |
2.3 序列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4 SNPs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4.1 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| 第29页 |
2.4.2 单倍型分析 | 第29页 |
2.4.3 单倍型网络构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8页 |
第一节 坝上长尾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蛋性能研究 | 第30-40页 |
3.1 坝上长尾鸡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| 第30-35页 |
3.1.1 快羽与慢羽育雏期、育成期体重变化趋势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1.2 0~8周龄育雏期长尾鸡体重显著性比较 | 第31页 |
3.1.3 8~20周龄长尾鸡羽系及性别因素体重差异显著性比较 | 第31-33页 |
3.1.4 育成期体尺的比较 | 第33-35页 |
3.2 坝上长尾鸡产蛋性能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2.1 不同羽色长尾鸡群体30~45周龄产蛋率差异性比较 | 第35-36页 |
3.2.2 不同羽速长尾鸡群体30~45周龄产蛋率差异性比较 | 第36-37页 |
3.2.3 产蛋率变化趋势 | 第37-38页 |
3.2.4 快慢羽长尾鸡各羽色蛋重差异比较 | 第38-39页 |
3.2.5 快-慢羽长尾鸡各羽色蛋重三维折线图 | 第39页 |
3.2.6 不同羽色长尾鸡快慢羽速蛋重的比较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坝上长尾鸡BCDO2基因3个SNPs位点的鉴定 | 第40-48页 |
3.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| 第40页 |
3.2 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| 第40-42页 |
3.2.1 A位点PCR产物检测结果 | 第41页 |
3.2.2 B位点PCR扩增结果 | 第41-42页 |
3.2.3 C位点PCR扩增结果 | 第42页 |
3.3 PCR产物回收结果 | 第42-43页 |
3.4 测序结果与原序列比对 | 第43页 |
3.5 SNPs位点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5.1 纯合子杂合子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5.2 SNPs位点基因型频率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6 单倍型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7 单倍型网络构型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8-53页 |
第一节 坝上长尾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蛋性能研究 | 第48-50页 |
4.1 坝上长尾鸡生长发育 | 第48-49页 |
4.1.1 快慢羽系差异 | 第48页 |
4.1.2 公母性别差异 | 第48-49页 |
4.2 长尾鸡产蛋性能 | 第49-50页 |
4.2.1 不同羽色差异 | 第49页 |
4.2.2 快慢羽系差异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坝上长尾鸡BCDO2基因三个SNPs位点的鉴定 | 第50-53页 |
4.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| 第50页 |
4.2 坝上长尾鸡不同黄度胫与BCDO2基因三个SNPs的验证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 与黄肤色相关的非遗传因素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小结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