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水稻降镉过程中镉与微量元素的变化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9页
1 绪论第13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镉与微量元素研究概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微量元素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土壤微量元素的研究动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土壤镉污染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镉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镉与微量元素相关性的研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研究述评第21-23页
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域概况第23页
    2.2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技术路线第26-27页
3 不同修复技术对土壤镉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第27-34页
    3.1 不同修复技术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3.2 不同修复技术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3.3 不同修复技术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2-34页
4 不同修复技术对水稻镉及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第34-41页
    4.1 不同修复技术对水稻镉含量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同修复技术对水稻稻米镉含量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同修复技术对水稻秸秆镉含量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4.2 不同修复技术对水稻微量元素的吸收积累第35-40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40-41页
5 水稻镉含量与微量元素的相关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5.1 稻米镉含量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第41-42页
    5.2 秸秆镉含量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第42页
    5.3 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土壤微量元素及土壤pH的相关性第42-43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43-44页
6 不同修复技术对镉及微量元素转运的影响第44-50页
    6.1 镉和微量元素的初级转运(秸秆/土壤)第44-46页
    6.2 镉和微量元素的初级转运(稻米/土壤)第46-47页
    6.3 镉和微量元素的初级转运(稻米/秸秆)第47-48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48-50页
7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50-52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50-51页
    7.2 创新与研究展望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创新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研究展望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氮肥水平和播种密度互作对燕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转运的影响
下一篇:臭氧胁迫诱导的水稻转录组变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