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的来源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课题的来源 | 第10页 |
1.1.2 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3 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| 第14-15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动因与可行性分析 | 第17-25页 |
2.1 H检测中心概况 | 第17-20页 |
2.1.1 H检测中心简介 | 第17页 |
2.1.2 组织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1.3 资源与实力 | 第18-20页 |
2.1.4 业务情况 | 第20页 |
2.2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动因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2.1 H检测中进行企业化改革的外部动因 | 第20-21页 |
2.2.2 H检测中进行企业化改革的内部动因 | 第21-23页 |
2.3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可行性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国内外检测机构企业化运营模式分析与借鉴 | 第25-41页 |
3.1 国外检测机构运营模式 | 第25-26页 |
3.1.1 政府资助检测机构运营模式 | 第25-26页 |
3.1.2 民营检测机构运营模式 | 第26页 |
3.2 国内检测机构企业化改革与运营模式分析 | 第26-37页 |
3.2.1 国有检测机构企业化改革 | 第27-28页 |
3.2.2 国内民营检测企业运营模式 | 第28-30页 |
3.2.3 国内外资检测企业经营特点 | 第30-34页 |
3.2.4 国内检测机构对比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3 启示与借鉴 | 第37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方案设计 | 第41-51页 |
4.1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| 第41-43页 |
4.1.1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发展目标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1.2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思路 | 第42-43页 |
4.2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体制设计 | 第43-47页 |
4.2.1 公司制形式选择 | 第44-46页 |
4.2.2 产权结构和分配设置 | 第46-47页 |
4.3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机制设计 | 第47-50页 |
4.3.1 公司内部管理格局设计 | 第47-48页 |
4.3.2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3.3 公司运营机制设计 | 第49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H检测中心企业化改革的实施策略 | 第51-69页 |
5.1 成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| 第51-52页 |
5.2 优化组织结构 | 第52-53页 |
5.3 合理安置人员 | 第53-56页 |
5.4 重视人才建设 | 第56-62页 |
5.4.1 确定宏观的人力资源战略 | 第56页 |
5.4.2 制定系统的人才培训计划 | 第56-59页 |
5.4.3 确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| 第59-60页 |
5.4.4 建立灵活的薪酬激励机制 | 第60-62页 |
5.5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与检测能力 | 第62-63页 |
5.5.1 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| 第62-63页 |
5.5.2 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| 第63页 |
5.6 加强市场开发 | 第63-68页 |
5.6.1 加强市场化服务意识 | 第64-65页 |
5.6.2 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| 第65-66页 |
5.6.3 实施品牌化市场战略 | 第66-68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后记 | 第75-7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