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--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--采收率研究论文

P108区块沉积单元精细划分及剩余油挖潜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创新点摘要第7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精细油藏描述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随机建模技术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1-12页
    1.4 油藏地质概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构造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沉积特征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开发简史及特征第13-15页
第二章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第15-24页
    2.1 基础数据的准备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地质建模流程第16-17页
    2.3 断层模型第17页
    2.4 层面构造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2.5 三维地质构造模型第18页
    2.6 沉积相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2.7 属性模型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属性建模方法的确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数据资料的准备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属性模型第22-24页
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第24-30页
    3.1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础数据准备第24-26页
    3.2 开发动态历史拟合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储量拟合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全区历史拟合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单井历史拟合第27-30页
第四章 单砂体分类及内部结构特征描述第30-48页
    4.1 单砂体成因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4.2 单砂体分类第32-34页
    4.3 单砂体内部结构单元及层次界面研究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砂体内部结构单元的识别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108区块单砂体内部结构单元的识别第36-41页
    4.4 单砂体不同微相接触关系研究第41-43页
    4.5 单砂体内部非均质性综合评价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定量表征原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综合表征参数的选取与赋值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单砂体非均质综合指数与采出程度的关系第46-48页
第五章 单砂体剩余油挖潜图版制定第48-61页
    5.1 剩余油成因及分类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地质因素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开采因素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剩余油分类第48-51页
    5.2 单砂体剩余油所占比例第51页
    5.3 单井潜力系数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单井潜力系数的计算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单井潜力系数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第53-54页
    5.4 挖潜图版标准的制定第54-58页
    5.5 挖潜图版的制定第58-61页
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含聚采出液流变特性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辽河油田SHB深层水平井钻井液配方及施工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