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文化专题研究论文

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引言第8-17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内研究概况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外研究概况第11-1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四、创新点与不足第16-17页
第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第17-24页
    一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及其与传统知识定义的区别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第19-22页
    二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和制度选择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第22-24页
第二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和客体第24-34页
    一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第24-28页
    二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范围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特点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例外第32-34页
第三部分 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不足第34-52页
    一、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34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智力成果的保护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商业标记的保护第42-43页
    二、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专利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商标与地理标志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著作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商业秘密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第51-52页
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第52-62页
    一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保护制度的完善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调整其关于新颖性的规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关于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协议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利申请程序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开发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第55-56页
    二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权与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完善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确定注册商标申请人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确定权利内容第57-59页
    三、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确定权利主体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保护期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合理使用第60-61页
    四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完善第61-62页
结语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后记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遵化市新农合参合农民受益状况分析
下一篇:新型铁基合金粉末制备及氧含量可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