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4-22页 |
1.1 产前应激 | 第14-17页 |
1.1.1 PS的概念 | 第14页 |
1.1.2 PS与HPA轴 | 第14-15页 |
1.1.3 PS与子代脑发育 | 第15页 |
1.1.4 PS与子代抑郁样行为 | 第15-16页 |
1.1.5 PS与表观遗传学机制 | 第16-17页 |
1.2 抑郁症 | 第17-19页 |
1.2.1 抑郁症和DNA甲基化 | 第17页 |
1.2.2 抗抑郁药 | 第17-18页 |
1.2.3 甲基转移酶对抑郁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3 谷氨酸受体 | 第19-22页 |
1.3.1 谷氨酸受体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1.3.2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类型 | 第20页 |
1.3.3 Ⅱ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PS | 第20-21页 |
1.3.4 Ⅱ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抑郁症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PS对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| 第22-28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2.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2页 |
2.1.2 实验动物 | 第22-2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.1 实验动物分组 | 第23页 |
2.2.2 动物模型的建立 | 第23页 |
2.2.3 旷场实验 | 第23-24页 |
2.2.4 糖水偏好实验 | 第24页 |
2.2.5 强迫游泳实验 | 第24页 |
2.2.6 统计学分析 | 第24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24-28页 |
2.3.1 PS引起子鼠旷场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 | 第24-25页 |
2.3.2 PS引起子鼠糖水偏好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 | 第25-26页 |
2.3.3 PS引起子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PS对子代大鼠海马和皮层区Ⅱ mGluRs蛋白的表达影响 | 第28-34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8-30页 |
3.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8-29页 |
3.1.2 溶液配制 | 第29-30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3.2.1 实验动物分组 | 第30页 |
3.2.2 建立产前束缚应激模型 | 第30页 |
3.2.3 取材 | 第30页 |
3.2.4 蛋白样品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3.2.5 封闭 | 第31-32页 |
3.2.6 统计学分析 | 第32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32-34页 |
3.3.1 PS对子鼠海马和皮层区Ⅱ mGluRs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PS对子鼠海马和皮层区Ⅱ mGluRs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4.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4-35页 |
4.1.2 引物序列 | 第35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35-36页 |
4.2.1 实验分组 | 第35页 |
4.2.2 动物建模 | 第35页 |
4.2.3 取材 | 第35页 |
4.2.4 提取总RNA及测定浓度 | 第35-36页 |
4.2.5 反转录 | 第36页 |
4.2.6 实时定量PCR反应 | 第36页 |
4.3 统计学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4 实验结果 | 第37-38页 |
4.4.1 PS对子鼠海马和皮层区Ⅱ mGluRs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5-azaD对子鼠海马和皮层区Ⅱ mGluRs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5.1 实验材料 | 第38页 |
5.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8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5.2.1 实验分组 | 第38页 |
5.2.2 PS模型建立 | 第38页 |
5.2.3 取材 | 第38页 |
5.2.4 蛋白样品的制备 | 第38-39页 |
5.2.5 封闭 | 第39页 |
5.2.6 提取总RNA及测定浓度 | 第39页 |
5.2.7 反转录 | 第39页 |
5.2.8 实时定量PCR反应 | 第39页 |
5.3 统计学分析 | 第39页 |
5.4 实验结果 | 第39-42页 |
5.4.1 5-azaD对PS子鼠海马和皮层区Ⅱ mGluRs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5.4.2 5-azaD对PS子鼠不同脑区Ⅱ mGluRs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第六章 PS及5-azaD对子鼠海马和皮层区Ⅱ mGluRs DNA甲基化的影响 | 第42-48页 |
6.1 实验材料 | 第42页 |
6.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2页 |
6.2 实验方法 | 第42-46页 |
6.2.1 实验分组 | 第42-43页 |
6.2.2 动物建模 | 第43页 |
6.2.3 取材 | 第43页 |
6.2.4 DNA亚硫酸氢钠修饰 | 第43-44页 |
6.2.5 PCR扩增引物序列 | 第44页 |
6.2.6 PCR电泳与回收 | 第44-45页 |
6.2.7 PCR纯化产物连接到pUC18-T载体 | 第45-46页 |
6.2.8 连接产物转化 | 第46页 |
6.2.9 蓝白斑筛选 | 第46页 |
6.3 实验结果 | 第46-48页 |
6.3.1 PS引起子鼠海马和皮层区mGluR3 DNA甲基化水平增加 | 第46-48页 |
第七章 讨论 | 第48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