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的影响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9页 |
1.1 冠心病与体外反搏 | 第10-16页 |
1.1.1 冠心病的防治 | 第10-11页 |
1.1.2 体外反搏疗法 | 第11-16页 |
1.2 冠心病与内皮抑素 | 第16-17页 |
1.2.1 内皮抑素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6页 |
1.2.2 内皮抑素与冠心病 | 第16-17页 |
1.3 体外反搏与内皮抑素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8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9-21页 |
2.1.1 入选标准 | 第19页 |
2.1.2 排除标准 | 第19页 |
2.1.3 详细标准 | 第19-21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21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1-27页 |
2.3.1 实验方案 | 第21页 |
2.3.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| 第21-22页 |
2.3.3 收集血清标本 | 第22页 |
2.3.4 体外反搏治疗过程 | 第22-24页 |
2.3.5 临床疗效评估 | 第24页 |
2.3.6 血清内皮抑素浓度的检测 | 第24-27页 |
2.4 统计分析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 | 第28-32页 |
3.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3.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3.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抑素浓度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32-42页 |
4.1 体外反搏的临床疗效评估 | 第32-33页 |
4.2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 | 第33-42页 |
4.2.1 内皮抑素与侧枝循环 | 第33-36页 |
4.2.2 内皮抑素与内膜增生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4.2.3 内皮抑素与循环内皮祖细胞 | 第37-4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