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--自动调整论文

基于FS-MPC算法的APF控制策略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电力系统谐波的产生和危害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电力系统谐波的治理措施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APF产品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APF控制延时对补偿性能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1.2 APF控制延时抑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3 模型预测控制在电力电子领域应用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1页
第2章 并联型APF拓扑结构及原理分析第21-35页
    2.1 APF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并联型APF工作原理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并联型APF数学模型建立第26-29页
    2.2 APF经典控制算法工作原理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ip-iq谐波检测算法原理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经典指令电流跟踪控制算法第30-31页
    2.3 APF直接功率控制原理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谐波电流检测的不必要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直接功率控制原理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MPC基本原理及FS-MPC算法设计第35-49页
    3.1 APF系统控制延时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APF控制延时的产生及影响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APF控制延时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第38-39页
    3.2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与特征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预测控制特征第42-43页
    3.3 FS-MPC原理分析与设计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FS-MPC原理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APF的FS-MPC算法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4章 FS-MPC算法在APF直接功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第49-69页
    4.1 FS-MPC在APF直接功率控制中应用整体结构第49-50页
    4.2 预测模型及预测值计算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并联型APF的FS-MPC预测模型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DPC的APF预测值计算第53-55页
    4.3 基于DPC的APF参考轨迹及目标函数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并联型APF参考轨迹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目标函数的建立第58-59页
    4.4 仿真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仿真模型搭建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仿真实验波形分析第63-6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5章 APF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第69-81页
    5.1 APF系统整体概述第69-70页
    5.2 APF主电路设计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直流母线电压、电容和滤波电感的参数设计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电路功率开关器件及其驱动模块的选取第72-73页
    5.3 输入信号采样调理电路设计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流信号检测调理电路设计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电压信号检测调理电路设计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输入信号采样电路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 5.4 系统软件设计第76-77页
    5.5 实验及数据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试验系统构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数据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1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7页
致谢第87-8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优化重构算法研究
下一篇:pH/电导率在线检测仪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