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·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4页 |
·高端制造业 | 第11-12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 | 第12-13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 | 第13页 |
·产业升级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·现有研究的不足 | 第16页 |
·研究的思路、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2 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路径 | 第19-32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主要障碍 | 第19-25页 |
·市场需求不足 | 第19-20页 |
·生产要素供给不足 | 第20-23页 |
·制度约束严重 | 第23-25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| 第25-27页 |
·发展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自身升级 | 第25-26页 |
·国内其他产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| 第26-27页 |
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| 第27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典型升级路径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发展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自身升级 | 第28页 |
·发展国内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| 第28-29页 |
·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| 第29-32页 |
3 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关系 | 第32-41页 |
·产业间的关联关系 | 第32-34页 |
·产业关联关系 | 第32-33页 |
·技术关联关系 | 第33-34页 |
·产业间的关联度测算 | 第34-38页 |
·前向关联关系测算 | 第34-36页 |
·后向关联关系测算 | 第36-37页 |
·技术关联测度 | 第37-38页 |
·产业间的关联度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前向关联度分析 | 第38页 |
·后向关联度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技术关联分析 | 第39-41页 |
4 承接高端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具体路径 | 第41-51页 |
·直接路径:承接高端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 | 第41-44页 |
·降低生产性服务业成本 | 第41页 |
·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 | 第41-42页 |
·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| 第42-43页 |
·对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间接路径:带动制造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 | 第44-48页 |
·降低生产性服务业成本 | 第44-46页 |
·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 | 第46-47页 |
·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| 第47-48页 |
·影响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因素 | 第48-51页 |
·促进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因素 | 第48-49页 |
·制约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因素 | 第49-51页 |
5 实证分析 | 第51-59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51-53页 |
·指标设计的原则 | 第51页 |
·指标体系的设立 | 第51-53页 |
·数据的采集与说明 | 第53-56页 |
·统计口径的解释 | 第54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指标的综合评价 | 第54-56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56页 |
·回归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6 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59-6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9-60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60-61页 |
·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