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、意义 | 第10页 |
1.2 课题来源 | 第10-11页 |
1.3 叶栅损失机理及其控制 | 第11-17页 |
1.3.1 叶型损失 | 第11页 |
1.3.2 二次流损失 | 第11页 |
1.3.3 损失机理研究 | 第11-14页 |
1.3.4 流动损失控制 | 第14-17页 |
1.4 叶片设计方法研究 | 第17-21页 |
1.4.1 弯叶片设计 | 第18-19页 |
1.4.2 后加载叶片 | 第19-20页 |
1.4.3 高负荷叶片 | 第20-21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实验设计与测试方法 | 第22-34页 |
2.1 扇形叶栅实验系统简介 | 第22-28页 |
2.1.1 风洞实验台 | 第22-24页 |
2.1.2 实验叶栅的设计安装 | 第24-25页 |
2.1.3 五孔探针校准和测试系统的安装调试 | 第25-28页 |
2.2 实验数据测量 | 第28-29页 |
2.2.1 数据测量步骤 | 第28-29页 |
2.2.2 叶栅实验测点布置 | 第29页 |
2.3 实验数据处理 | 第29-33页 |
2.3.1 叶栅实验相关参数定义 | 第29-31页 |
2.3.2 叶栅实验数据处理 | 第31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扇形叶栅实验及气动性能分析 | 第34-48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实验模型 | 第34-36页 |
3.3 实验叶栅栅前流场测量与评估 | 第36-37页 |
3.4 扇形叶栅实验结果及气动特性分析 | 第37-46页 |
3.4.1 实验叶栅实际来流冲角 | 第37-38页 |
3.4.2 静压系数沿叶型的分布 | 第38-40页 |
3.4.3 出口流场马赫数和总压损失系数的变冲角特性 | 第40-44页 |
3.4.4 节距平均参数沿叶高的分布 | 第44-45页 |
3.4.5 总参数随冲角的变化 | 第45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4章 数值计算方法 | 第48-59页 |
4.1 引言 | 第48页 |
4.2 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包 | 第48-55页 |
4.2.1 CFX软件包介绍 | 第48-49页 |
4.2.2 前处理 | 第49-50页 |
4.2.3 求解器 | 第50-54页 |
4.2.4 后处理 | 第54-55页 |
4.3 数值模拟程序校核 | 第55-58页 |
4.3.1 叶栅数值计算模型 | 第55-56页 |
4.3.2 结果对比及计算模型选取 | 第56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扇形叶栅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9-93页 |
5.1 引言 | 第59页 |
5.2 扇形叶栅数值模拟 | 第59-63页 |
5.2.1 数值计算模型 | 第59-62页 |
5.2.2 静叶数值计算网格独立性验证 | 第62-63页 |
5.3 扇形叶栅变冲角气动特性分析 | 第63-75页 |
5.3.1 静压系数沿叶型的分布 | 第63-65页 |
5.3.2 静压系数等值线 | 第65-69页 |
5.3.3 壁面极限流线 | 第69-71页 |
5.3.4 出口流场马赫数、静压系数和损失等值云图 | 第71-73页 |
5.3.5 节距平均总压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 | 第73-74页 |
5.3.6 总参数随冲角的变化 | 第74-75页 |
5.4 扇形叶栅变马赫数气动特性分析 | 第75-84页 |
5.4.1 静压系数沿叶型的分布 | 第76-77页 |
5.4.2 静压系数等值线 | 第77-79页 |
5.4.3 极限流线 | 第79-83页 |
5.4.4 总压损失的轴向变化规律 | 第83-84页 |
5.4.5 总压损失系数随马赫数变化 | 第84页 |
5.5 高负荷叶片设计规律 | 第84-91页 |
5.5.1 叶片参数化表达 | 第85-87页 |
5.5.2 叶片设计参数对比分析 | 第87-89页 |
5.5.3 叶型负荷沿叶高变化特点 | 第89-9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91-93页 |
结论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