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、绪论 | 第8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区位商 | 第12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
·聚类分析法 | 第13页 |
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2、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与实践 | 第15-20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生态区划 | 第15页 |
·经济区划 | 第15页 |
·生态经济区 | 第15-16页 |
·生态功能区划 | 第16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地域分异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区域系统的协同理论 | 第18页 |
·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| 第19-20页 |
3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 | 第20-39页 |
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 | 第20页 |
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优势 | 第20-27页 |
·农业生产布局 | 第20-22页 |
·农业生产结构 | 第22-24页 |
·主要农作物 | 第24-26页 |
·农业优势产业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特色 | 第27-34页 |
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 | 第34-36页 |
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 | 第36-39页 |
4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区划 | 第39-64页 |
·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9页 |
·区划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区划指标的建立与分析 | 第40-57页 |
·区划方法 | 第40页 |
·区划指标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·社会指标分析 | 第41-48页 |
·经济指标分析 | 第48-54页 |
·生态指标的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指标数据分析处理 | 第57-64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聚类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生态经济区功能区划 | 第62-64页 |
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概述与建设 | 第64-78页 |
·引言 | 第64页 |
·功能分区定位 | 第64-66页 |
·功能分区概述 | 第66-70页 |
·南昌现代制造业、服务业生态经济区 | 第66-67页 |
·景德镇陶瓷业、航空汽车、绿色农业生态经济区 | 第67-68页 |
·九江沿江重化、旅游、特色农业生态经济区 | 第68页 |
·新余新能源、优质钢材、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区 | 第68-69页 |
·鹰潭有色金属、物流业、特色农业生态经济区 | 第69页 |
·抚州农产品加工、文化、特色农业生态经济区 | 第69-70页 |
·功能分区的生态经济建设 | 第70-78页 |
·建设的基本思路 | 第70-71页 |
·各功能分区的发展方向 | 第71-78页 |
结论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