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2.1 关于智慧社区建设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关于公私合营伙伴关系(PPP)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3 关于PPP项目中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4 研究述评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6-18页 |
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解析 | 第18-21页 |
2.1.1 智慧社区 | 第18-19页 |
2.1.2 PPP模式 | 第19-21页 |
2.2 责任政府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 政府监管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.1 政府职能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.2 委托—代理理论 | 第23页 |
2.3.3 公共利益理论 | 第23页 |
2.4 分析框架 | 第23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案例分析:S社区智慧社区建设PPP模式中的政府监管 | 第26-30页 |
3.1 S社区智慧社区项目建设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2 S社区智慧社区建设政府监管现状 | 第27-29页 |
3.2.1 政策颁布与实施 | 第27-28页 |
3.2.2 监管主体及分工 | 第28页 |
3.2.3 监管内容及程序 | 第28-29页 |
3.2.4 监管保障与评价 | 第2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4 智慧社区建设PPP模式中政府监管面临的挑战 | 第30-37页 |
4.1 智慧社区PPP模式中的监管主体职责边界不明 | 第30-31页 |
4.2 智慧社区PPP模式程序中政府监管程序和内容的缺陷 | 第31-34页 |
4.2.1 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博弈 | 第31-32页 |
4.2.2 政企双方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| 第32页 |
4.2.3 融资渠道困难,风险较大 | 第32-34页 |
4.2.4 跨部门沟通困难 | 第34页 |
4.2.5 信息系统设计复杂,工程成本难以估计 | 第34页 |
4.3 智慧社区PPP模式中政府监管缺乏保障 | 第34-36页 |
4.3.1 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4-35页 |
4.3.2 专业性人才缺乏 | 第35-3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5 完善智慧社区建设PPP模式中的政府监管机制 | 第37-52页 |
5.1 智慧社区建设PPP模式中的监管主体 | 第37-39页 |
5.1.1 监管主体 | 第37-38页 |
5.1.2 监管目标 | 第38-39页 |
5.2 智慧社区建设PPP模式政府监管的过程机制 | 第39-48页 |
5.2.1 项目识别机制 | 第40-42页 |
5.2.2 投融资管理机制 | 第42-44页 |
5.2.3 风险管理机制 | 第44-46页 |
5.2.4 价格管控机制 | 第46-47页 |
5.2.5 退出管理机制 | 第47-48页 |
5.3 智慧社区PPP模式中政府监管的评价与保障 | 第48-50页 |
5.3.1 智慧社区PPP模式中政府监管的评价 | 第48-49页 |
5.3.2 智慧社区PPP模式中政府监管的保障 | 第49-5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6 结语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6.1 结语 | 第52页 |
6.2 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附录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