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1.3.1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3-16页 |
1.3.2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.3 文献述评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1.5.1 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2.1 核心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2.1 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福利多元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3 责任内化论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历史演变 | 第24-35页 |
3.1 传统的家庭养老 | 第24-27页 |
3.1.1 家庭养老的经济根基 | 第25页 |
3.1.2 家庭养老的社会根基 | 第25-26页 |
3.1.3 家庭养老的文化根基 | 第26-27页 |
3.2 传统养老保障的转型 | 第27-28页 |
3.3 单位社会时期的养老保障 | 第28-29页 |
3.4 改革开放的冲击 | 第29-30页 |
3.5 居家养老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| 第30-34页 |
3.5.1 起步阶段(1980-2000年) | 第31页 |
3.5.2 形成阶段(2001-2007年) | 第31-32页 |
3.5.3 快速发展阶段(2008年至今) | 第32-34页 |
3.6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责任的现状分析与定位 | 第35-45页 |
4.1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责任的现状分析 | 第35-41页 |
4.1.1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责任承担面临的挑战 | 第35-39页 |
4.1.2 强化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责任的必要性 | 第39-41页 |
4.2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责任的定位 | 第41-45页 |
4.2.1 明确家庭责任承担基本形式 | 第42-43页 |
4.2.2 承认家庭责任的基础性和有限性,确立责任分担机制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国外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家庭支持政策借鉴 | 第45-52页 |
5.1 典型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家庭支持政策考察 | 第45-50页 |
5.1.1 新加坡:家庭为根+社会参与 | 第45-46页 |
5.1.2 日本:家庭福利+护理保险 | 第46-48页 |
5.1.3 美国:家庭福利照顾制度 | 第48-50页 |
5.2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6章 落实居家养老模式中家庭责任的对策建议 | 第52-59页 |
6.1 观念层面:确立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家庭视角 | 第52页 |
6.2 实践层面:三位一体 | 第52-59页 |
6.2.1 文化引领:弘扬孝道美德,重塑孝养观念 | 第52-54页 |
6.2.2 法制保障:提高立法层级,制定实施细则与保障机制 | 第54-56页 |
6.2.3 政策扶持:构建家庭养老网,完善家庭照料者支持政策 | 第56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