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1.4 论文整体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针对特殊人群的调研方法 | 第16-20页 |
| 2.1 问卷法 | 第16-17页 |
| 2.2 焦点小组 | 第17页 |
| 2.3 AEIOU分析法 | 第17页 |
| 2.4 日记记录 | 第17-18页 |
| 2.5 眼动研究 | 第18页 |
| 2.6 行为地图 | 第18-19页 |
| 2.7 创意工具包法 | 第19-20页 |
| 第3章 特殊人群健身设施的调研分析 | 第20-27页 |
| 3.1 健身设施的种类、功能介绍 | 第20-23页 |
| 3.2 健身设施的材质、色彩研究 | 第23-24页 |
| 3.3 健身设施的新技术运用研究 | 第24-26页 |
| 3.3.1 新阻力系统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| 3.3.2 实景线路沉浸式体验 | 第25页 |
| 3.3.3 大数据管理 | 第25页 |
| 3.3.4 智能传感器 | 第25-26页 |
| 3.4 残疾人使用健身设施所遇到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| 第4章 特殊人群健身设施的设计方法研究 | 第27-36页 |
| 4.1 感官增强法 | 第27-31页 |
| 4.1.1 人的五种感官介绍 | 第27页 |
| 4.1.2 采用感官增强法的原因 | 第27-28页 |
| 4.1.3 感官增强法在残疾人健身设施设计上的应用 | 第28-31页 |
| 4.2 参与式设计法 | 第31-32页 |
| 4.3 再设计法 | 第32-34页 |
| 4.4 升维设计法 | 第34-36页 |
| 第5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|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38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