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MHYD模型在松花江流域的适用性分析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流域水文模型 | 第11-12页 |
1.2.2 SIMHYD模型 | 第12-13页 |
1.2.3 水文序列演化分析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3.3 数据来源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7-22页 |
2.1 自然地理 | 第17-20页 |
2.1.1 流域水系 | 第17-18页 |
2.1.2 水文气象 | 第18-19页 |
2.1.3 地形地貌 | 第19页 |
2.1.4 植被土壤 | 第19-20页 |
2.2 水利工程 | 第20页 |
2.3 社会经济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水文气象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 | 第22-35页 |
3.1 降雨及径流特征 | 第22-24页 |
3.1.1 年内分配特征 | 第22-24页 |
3.1.2 年际变化特征 | 第24页 |
3.2 降雨及径流趋势性分析 | 第24-29页 |
3.2.1 分析方法介绍 | 第24-26页 |
3.2.2 汛期降雨序列趋势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.3 汛期径流序列趋势性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 突变点识别 | 第29-33页 |
3.3.1 识别方法介绍 | 第29-31页 |
3.3.2 结果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4 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模型原理及构建 | 第35-41页 |
4.1 SIMHYD模型概况 | 第35-38页 |
4.1.1 模型结构 | 第35-36页 |
4.1.2 模型计算 | 第36-37页 |
4.1.3 模型参数 | 第37-38页 |
4.2 SIMHYD模型预处理 | 第38-41页 |
4.2.1 输入数据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4.2.2 计算时段的选择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模型参数率定 | 第41-45页 |
5.1 模型参数初估 | 第41-42页 |
5.2 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42-45页 |
第六章 模型适用性评价 | 第45-57页 |
6.1 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5-52页 |
6.1.1 石灰窑模拟结果 | 第45-48页 |
6.1.2 白山模拟结果 | 第48-52页 |
6.2 模型精度评价 | 第52-54页 |
6.3 适用性评价 | 第54-57页 |
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57-59页 |
7.1 结论 | 第57页 |
7.2 建议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